A股市场或正迎来新一轮“牛市2.0”行情,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两融余额时隔十年重返2万亿大关,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在这轮由政策红利、产业升级和资金共振驱动的行情中,人工智能与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亮眼,俨然“领涨先锋”。
在此背景下,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投资机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通过ETF布局这两大领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这种投资方式既能把握行业整体机遇,又能有效分散个股风险。
动力十足的牛市2.0?
A股市场正迎来一轮令人瞩目的上涨行情。
据Wind数据统计,自2024年“9·24行情”启动至今,A股主要指数呈现显著上涨态势。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上证指数累计涨幅已达34.48%,深证成指涨幅达43.93%,创业板指涨幅达65.58%,沪深300指数达30.8%。
市场热度在8月13日达到一个小高潮,当日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下近4年新高,两市成交额时隔114个交易日重返2万亿元。
近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更是一举突破2万亿元,重回近10年以来高位。历史数据显示,上一次两融余额站上2万亿元关口是在2015年7月1日,彼时A股两融余额达到了20352.90亿元。
两融余额能够直观反映杠杆资金规模,是衡量股市活跃度的关键指标之一。华西证券表示,A股市场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高位,背后动力主要在于政策预期改善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共振。
在市场持续走强的背景下,投资者普遍关注:本轮行情后续将呈现怎样的发展空间?
浙商证券分析,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宏观层面,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A股走出“系统性牛市”;中国崛起和中国优势,形成“慢”牛格局。
华安证券也持乐观态度,其分析指出,本轮牛市具备十足的内驱动力。随着A股赚钱效应的水涨船高,内驱动能中的核心因素,即微观流动性持续流入已进入良性循环,因此继续看好本轮牛市行情的进一步演绎。
实际上,A股市场目前正处于本轮行情的纵深发展阶段。在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市场驱动力持续增强,整体估值中枢有望继续抬升。
一方面,市场赚钱效应的持续显现正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吸引国内居民储蓄资金加速入市,同时也增强A股对全球配置资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与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上市公司盈利周期已显现明确的筑底回升态势,这将为中国权益资产提供更加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展望后市,随着基本面驱动的不断加强,A股市场有望步入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怎么参与?
在本轮行情中,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相关板块涨幅显著,成为市场最受关注的投资主线。
具体来看,本轮AI行情以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硬件显著领涨,聚焦AI算力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频繁刷新历史高点,年内已累计上涨超40%,显著跑赢CS人工智、科创AI等同类AI指数。(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25.1.1-2025.8.15)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该如何把握AI产业的投资机会?
普通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全市场首只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及场外联接(023407)。本轮AI行情以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硬件显著领涨,聚焦AI算力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频繁刷新历史高点,年内以来累计上涨超40%,显著跑赢CS人工智、科创AI等同类AI指数。
作为全市场首只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标的指数约七成仓位布局算力,三成仓位布局AI应用,高效地捕捉AI主题行情,并且重点布局光模块龙头“易中天”,光模块含量超41%。
截至2025年8月15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最新规模超22亿元创上市新高,近1个月日均成交超2.5亿元,在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6只ETF中排行第一,市场认可度高。(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
与此同时,同为“AI双子星”的另一只热门ETF——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同样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深度聚焦国产AI产业链,重点布局具备显著国产替代特性的硬科技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我国AI自主创新进程的优质工具。
截至2025年7月底,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第一大权重行业半导体权重占比近一半,具备较强进攻性。端云融合是AI发展的核心趋势,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标的指数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成份股均是各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有望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场外可关注其联接基金(024561)。
8月18日,算力+应用集体活跃,上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盘中价格双双涨超5%,并双双刷新上市新高。
人工智能之外,创新药板块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分析发现,今年以来的创新药行情,主要受益于海外授权突破、商业化盈利兑现的产业趋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出海交易超50起,总金额超480亿美元,而这主要涉及创新药研发企业。
截至2025年8月15日,2025年内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累计上涨105.14%,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并且较恒生指数(27.22%)、恒生科技指数(24.8%)分别超额77.92和80.34个百分点,超额表现突出。(数据来源:Wind)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被动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是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成份股以创新药研发企业为主,重仓股集中度较高,龙头优势显著。
综合来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人工智能和创新药板块凭借明确的产业趋势和扎实的基本面支撑,已成为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的重要方向。通过相关主题ETF进行布局,既能分享产业成长红利,又能有效分散个股风险,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前沿科技和生物医药投资的优选方案。
责任编辑丨陈斌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下一篇: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