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一场关于技艺与匠心的较量,在遵义市檬梓桥头悄然拉开序幕。
图为会务人员同裁判员正在布置考场。贵州中烟烟草物理检验职业技能比武暨首届冀赣陕黔四省物检竞赛选手选拔赛在遵义卷烟厂举办。来自公司技术中心及贵阳、遵义、毕节、贵定、铜仁卷烟厂的55名参赛选手汇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竞技中同台切磋。
以赛促学,筑就技能舞台
为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此次竞赛既是公司选拔物检技能人才的“试金石”,也是为即将到来的首届冀赣陕黔四省物检竞赛输送精锐选手的“练兵场”。
高水平的竞赛离不开高标准的组织保障。从筹备到落幕,此次竞赛以“细、精、实”为准则,将每个环节尽力考虑周全、落实到位。
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和技术中心的指导下,遵义卷烟厂多次召开协调会、论证会,研究部署竞赛方案。从方案论证、行程安排、样品制备到后勤保障、机台调试,每一环节都确保“程序严谨、流程规范”。考试机台排列整齐,路径标识清晰明了,处处体现公平与效率;翻开竞赛手册,规则、标准、评分细则条理分明,让选手“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我们力求考场设置公平高效,让选手在专业、舒心的环境中发挥最佳水平。”会务组组长、遵义卷烟厂工艺质量管理科科长赵常彦介绍道。
公平公正,是本次竞赛最鲜明的底色。
赛前,裁判组与质量督导组对场地、设备、物品进行反复检验,不放过任何细节;启封试卷、试题答案时,裁判员需向考生和视频监控展示,全程接受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竞赛过程实现了裁判员与选手的“零接触”——裁判员严格遵循“选手不违规,裁判不干预”原则。质量督导组则对试题命制、考前准备、试卷交接、阅卷评判等全流程进行严格督导,确保每个环节都“严格、规范、有序”。
“竞赛在行程安排、样品准备、后勤保障等方面准备充分,实操现场组织准备工作规范有序,考试机台准备到位,考场设置合理,各项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在闭幕式上,裁判组组长、技术中心副主任蔡元青在《技术点评报告》中对此次赛事予以肯定。
同台竞技,尽显技能风采
“竞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切磋技艺、展现风采的舞台,也架起了一座技术交流的桥梁。”参赛选手陈启迪的感慨,道出了所有参赛选手的心声。
在这里,55名选手以“赛”会友,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在切磋中共同进步,“比学习、赛技能”的氛围被充分点燃,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种子在竞技的沃土中深深扎根。
技能笔试堪称一场无声的“脑力马拉松”——90分钟,120道试题,平均每题仅45秒的作答时间,不仅是对参赛选手知识储备的严苛检验,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极限挑战。
此次竞赛在内容设置上充分聚焦生产实际,考验选手“功夫是否下在平时”与“细微处能否见真章”。实操考试分为制丝、卷包两个类别,涵盖感官检验、测量设备操作和生产过程现场质量判断三大模块。
感官考试卷包方向要求参赛选手在不接触样品的前提下,精准判定卷烟外观质量并目测实物样品的圆周。制丝方向选手则需指尖轻捻烟丝,仅凭细微的手感与目测差异,精准判断水分含量与切丝宽度,毫厘之间尽显深厚功底。
在测量设备操作中,选手需观看操作视频,准确指出错误步骤并给出检测结果判定,考验的是日复一日与仪器磨合出的默契。
生产现场质量判断环节模拟突发质量问题,选手需快速识别异常并给出解决方案。这里没有运气可言,唯有千百次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才能在分秒必争的赛场上绽放光芒。
经过激烈角逐,一批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物检尖兵”脱颖而出,他们将代表公司出征首届冀赣陕黔四省物检竞赛。
技能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提升技能水平、选拔优秀人才,这既是目标,更是起点。此次竞赛是对公司物理检验队伍的一次集中大练兵、大检验,也是物检竞赛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的历史突破,不仅为公司选拔出一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物检尖兵”,更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方式,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
未来,这支经过淬炼的物检队伍,将以更精湛的技艺、更扎实的作风,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聚人才之力、强发展之势,在行业工艺质量提升的赛道上,书写属于技能人才的精彩篇章。(徐婷 赵常彦 罗仕欢/文 徐婷 雷槟吉/图)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