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高血脂会诱发诸多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但极少数人知道高脂血症的另外一些表现,如黄色瘤、角膜环、听力下降、间歇性腹痛等,如果发现自己存在上述状况,那就应该留意是不是血脂偏高了。
对于血脂,大家不能只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有箭头,而要看是否达到自己的血脂目标值。对于单纯高血压或者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慢性肾病3-4期(肾小球滤过率15-60ml/min)的患者,还有未服降脂药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2.6mmol/L;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1.8mmol/L;一般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1.8mmol/L;冠心病超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1.4mmol/L。 冠心病超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既往发生过两次心梗患者,既往发生一次心梗同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患者,既往发生过一次心梗同时伴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中重度狭窄患者,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等。
患有冠心病、脑卒中、颈动脉狭窄≥50%,或下肢动脉狭窄≥50%,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又长期吸烟,对于上述人群,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常选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作用,除了降低LDL-C外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进而稳定和逆转动脉斑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痛、肌酶升高、肌炎、横纹肌溶解症,多呈剂量依赖性。若无不耐受,应坚持长期服用。如果口服他汀不能达标,还可以联合依折麦布或海博麦布进一步降低LDL水平。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不能使LDL-C达标时,可考虑直接联用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托莱西单抗等),以保证患者LDL-C早期达标。如果甘油三酯>5.6 mmol时,可采用贝特类药物、ω-3脂肪酸或烟酸类药物治疗,以降低胰腺炎风险。
因此,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如果停服、漏服降脂药物,不良事件风险明显上升,故应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不能随意停药,否则会增加死亡风险。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曹新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