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新客户的新项目交付增加,和而泰(002402.SZ)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和而泰实现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依托核心控制器主业及多元业务协同,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主要系公司新客户、新项目交付增加,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和而泰造血能力大幅提升,公司上半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7亿元,同比转正。
作为家电控制器生产商,和而泰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从半年报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再上新台阶,达到3.09亿元。
半年度扣非净利超2024全年
资料显示,和而泰是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涉及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能化产品及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微波毫米波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自2010年登陆A股市场以来,和而泰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62亿元增长至96.59亿元,累计增长超16倍;归母净利润从0.26亿元增长至3.64亿元,累计增长13倍。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和而泰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主要系公司依托核心控制器主业及多元业务协同,新客户、新项目交付增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根据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和而泰实现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扣非净利润为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和而泰2025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逼近2024年全年,而扣非净利润已经超越2024年全年。2024年,和而泰的扣非净利润为3.42亿元。
与此同时,和而泰的造血能力表现强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9亿元大幅转正。其中,控制器业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3.79%,经营性现金流得到有效改善。
和而泰称,主要系公司加强经营现金流管理,持续提升销售对账、开票及回款效率;同时,客户销售订单增加,对应销售回款增加;积极推动库存消耗,减少因备货而导致资金占用,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研发费用3.09亿创半年度新高
2025年上半年,和而泰的各项业务均实现增长。
家电控制器业务为和而泰的业务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完善的技术体系与供应链保障,海内外大客户订单稳步提升,优势产品线持续放量,家用电器控制器实现营收35.63亿元,同比增长22.14%。
同期,电动工具业务中,公司作为TTI、HILTI、宝时得等核心客户供应商,订单交付节奏保持稳定,并不断拓展工业级产品线与提高海外交付能力。这一业务实现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8.32%。
智能化业务作为公司战略增长极,以“新型智能控制器+人工智能服务平台”作为战略定位,在多个细分行业进行多维布局,智能化产品控制器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9.92%;汽车电子板块围绕智能座舱与能量管理两大核心方向,深化对接整车厂和Tier1客户,HOD检测、热管理模块等核心产品持续推进量产交付,汽车电子控制器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5.20%。
各业务板块齐增背后,公司持续加码研发。2020年至2024年,和而泰研发费用分别为2.37亿元、2.86亿元、3.22亿元、5.05亿元、5.76亿元,五年累计达19.26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2000项,形成了覆盖底层技术、产品开发及工艺创新的完整专利矩阵。
2025年上半年,和而泰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优势产品线,通过平台化、模块化的技术研发体系,在各业务板块关键领域形成核心技术积累。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再上新台阶,达到3.09亿元,同比增长16.81%,创出半年度历史新高。
此外,和而泰的产业链竞争优势不可忽略。公司不断深化全球化布局,在中国深圳、青岛、合肥,越南、意大利、罗马尼亚、墨西哥等地均建有制造基地,支撑“多区域制造+属地交付”模式,有效提升供应链韧性和交付敏捷度。
在此过程中,和而泰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和多元化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和业务领域。目前,公司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研发、运营中心及生产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球化生产和服务网络。随着全球化和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和而泰将继续深化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分地域来看,2025年上半年,和而泰的国外业务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国内,国外实现营业收入36.08亿元,同比增长22.13%;国内实现营业收入18.38亿元,同比增长13.86%。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