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杨 茜 实习生 周清窈
通讯员 周琳虹
智能遮光窗帘随心调节透光度有多神奇?非遗织锦遇到AI算法会发生什么改变?国潮华服里藏着多少时尚爆改秘诀?全国家纺创意设计有多少奇思妙想?马面裙之后,未来的纺织和服饰如何深度融合?……
8月17日至19日,2025海宁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秋季)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宁家博会”)在中国布艺名镇海宁许村如约而至。超25万平方米的展区化作智能家纺的“未来实验室”,2500家源头企业掀起面料的科技革命和美学突围,国内专家、先锋设计力量成为潮流智囊团,国内外采购商蜂拥而至,人潮涌动处,一场场探秘正在上演。
海宁家博会自2001年成功举办首届以来,已经累计办展33届,成为全球纺织领域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产地型家纺布艺专业展会。作为深深扎根本地产业的专业展会,连办25年的海宁家博会,又给地方企业、产业、城市带来了什么?
引潮:“一块布”到“一个家”
在智能遮光窗帘展台前,俄罗斯客商轻触控制板,帘布应声变换透光度。这种黑科技场景,正是海宁家博会“智造·让家更美好”主题的生动诠释。从传统织机到智能工厂,从单一布料到全屋软装,许村家纺的“一块布”正在物联网浪潮中蜕变为“一个家”的整体解决方案。
走进海宁中国家纺城国贸中心一楼大厅,左前方的玉园门店,恰似一座布艺生活“微型博物馆”:刺绣抱枕与几何撞色地毯碰撞出东方摩登,柔色睡衣与田园炫彩桌布点亮生活美学,智能窗帘与百变功能床品尽显科技魅力。
玉园负责人黄培祥最早是生产窗帘的,在国内外布局线下品牌连锁店。受线上冲击,十年前,他结合客户需求开始做起全品类布艺家居用品,致力于供应世界各地的连锁商超以及亚马逊等电商公司。从“一块布”到“一个家”,黄培祥的做法引来很多家纺企业学习。
家家织机响,户户织布忙。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许村人从一块被面布做起,再到主攻家纺装饰布,一系列直面市场的变革始终在这片热土上翻涌。作为引领家纺潮流的风向标,近十年来,海宁家博会在推进“一块布”到“一个家”的进程中,始终不遗余力。
2015年,海宁家博会实现一年一届向一年两届转型升级,全品类布艺家居用品开始在企业中兴起;2017年,海宁家博会秉持“一块布”向“一个家”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与家具行业、软装行业、房地产行业等融合发展;2019年,海宁家博会提出“智造·让家更美好”的发展愿景,持续升华“一块布”到“一个家”的发展理念,引领家纺产业转型。
从“一块布”起步,奔着“一个家”而去。通过许村人的“走出去”“带进来”,通过海宁家博会的及时有效传播,越来越多关于“家”的理念在许村家纺企业中落地生根。窗帘布、沙发布、墙布墙咔、智能遮阳、纺织文创、床上用品等不同门类在许村家纺企业中日益细分,传统产业不断焕新。当前,许村已经成为坐拥8000余家家纺经营主体的家纺产业集群,布艺家居用品全面开花,家纺产业年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产品广销海内外市场。
聚潮:“新势力”辟“新赛道”
一年两届,每届必出“新”,是当下海宁家博会的节奏。
今年3月,海宁(春季)家博会首次开辟家纺外贸展销区、首次设置“许村甄选”2025优质好面料·家纺装饰面料静态展、首次推出“许村优品”服饰面料展、首次举办“锦韵潮城·许村杯”2025中国(海宁)时尚面料创新竞赛,让整个家博会看点满满。
来到8月,家纺装饰面料展、纺织非遗创意时尚展、传统与创意的智造对话、家纺外贸展等众多展出,将精彩演绎到底。同期还新举办了2025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2025年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创意作品展等。
热闹丰富的展出和活动背后,不光是展示大量新产品,也正让越来越多的“新势力”“新思想”进入许村,为地方家纺产业不断开辟“新赛道”。
参展、走秀、上台分享……这几年的海宁家博会上,总能频繁看到贺荣的身影。贺荣是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博士。前些年在参加海宁家博会活动中,他和许村结下深厚缘分。2021年,他来到许村创业,带着团队将智能纺织技术、可持续材料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研发出了一系列传统与时尚兼具的创新工艺产品,设计的服装饰品进入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还曾参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颁奖礼仪小姐制服面料研发。由于积极推动纺织非遗产业化、时尚化、生活化,如今的贺荣已是浙江理工大学——海宁中国家纺城纺织非遗创意馆馆长、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
李敏梁毕业于杭师大,曾在杭州临平从事校地项目推进,“海宁家博会我常关注,对许村家纺产业的印象不错。机缘巧合下,海宁市时尚产业中心的领导来我们这边考察,聊得非常好,我索性就在许村设立了设计工作室,做时尚高端面料研发。”去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端设计师孵化研究中心在许村揭牌成立,也吸引了如李敏梁般的学院派设计力量持续聚拢到许村,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网络时代,定制型的布艺家居产品如何畅通线上线下渠道,全面打开全国市场?“光等订单上门行不通,一个个跑客户效率低,必须要组建合作伙伴矩阵。去年5月20日开始,我们先是建立产品推广网络核心团队,再建起全国网销矩阵,短短一年在全国发展了600多个忠实的合作伙伴,去做产品地推和延伸服务。今年,企业产销量可轻松翻倍。我们的实践,也在去年抖音年终颁奖大会上获评营销优秀案例。”海宁家博会上,许村家纺企业布妍诚负责人周惠峰的倾情分享,也聚起了一帮学习者。
在当地政府、海宁家博会及相关协会的合力推动下,这几年,许村还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家纺和服装产业的融合在加快。窗帘布爆改马面裙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如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张义超也选择将自己的企业扎根许村。在她看来,许村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国际先进的织造设备、完善的配套设施,蕴藏着服装与家纺打破界限的无限可能。
弄潮:“一个展”激活“一座城”
海宁家博会的25年,恰是许村产城升级的25年。从做好“一块布”到打造“一个家”再到赋能“一座城”,历经40余年发展,许村家纺产业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也让许村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纺面料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提花家纺产销中心。
作为展示和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平台,海宁家博会更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使命。“2000年,海宁市布艺协会(海宁市家纺协会的前身)成立,次年,就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动举办首届家博会,目的就是要打响地方产业知名度,推动地方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海宁市家纺协会会长曹咬强回忆,由于许村人做生意喜欢往外跑,一开始来家博会的客商并不多。群策群力之下,他们包车、包机邀请各地客商过来,产销结对机制逐渐形成。这些年,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努力把海宁家博会打造成国内家纺产品新品汇聚地、家纺行业潮流发布地、家纺精英年度分享地,伴随着许村家纺产业集群的形成,原产地展会效应显现,海宁家纺这个区域品牌影响力日增。
受宏观大环境影响,当前,国内展会数量及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展会是打响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地方产业要发展,重量级展会就少不了。”曹咬强说,海宁家博会也在经历一个沉淀期,准备新的转型。
眼下,海宁时尚产业发展风头正劲。毗邻杭州的许村,近年来通过承接杭州服装产业转移,已经发展起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了纺织面料与服装服饰和谐共生的时尚产业新格局。
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产业发展积极铺路,海宁家博会上,一系列变化正在悄然展开。今年,两届海宁家博会都专门开辟家纺外贸展销区,定向邀请海外客商前来“淘宝”,积极构建全球贸易新通道。今年的海宁(秋季)家博会,更是同步举办以“锦绣东方 品牌向上”为主题的2025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孙以泽等重磅嘉宾登场剖析,国内知名服饰企业负责人现身对话;海宁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海宁时尚产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共同探索时尚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加快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
如今,海宁家博会的未来定位和使命已经明确,就是要立足地方产业发展,从原产地展会向原创地展会转型,从国内重磅专业展会向国际重磅专业展会迈进,为许村打造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先行区,为海宁发展千亿时尚产业集群持续赋能。“一手抓科技创新筑牢发展根基,一手抓产业创新拓宽发展蓝海,用心续写‘中国布艺看许村’的新传奇。”海宁市委书记徐明良在海宁家博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令人期待。
上一篇:为城市荣誉而战 人人都是英雄
下一篇:企业首架全货机成功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