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领先的AI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动能,在芯片设计、推理优化、机器人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系统性创新。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实践,在基础设施与算力、端侧智能、垂直场景融合等方面形成“技术-产品-商业”闭环。在产业趋势明确向上的周期中,龙头公司凭借其综合优势,往往能更快地把握机遇、实现增长,从而可能放大指数在产业上行期的收益弹性。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人工智能发展势头强劲
产业链深覆盖,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变革性作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多个层面,其应用已广泛渗透至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体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创新活力与综合实力。
技术突破,自主化攻坚与场景化创新共振:国内领先的AI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动能,在芯片设计、推理优化、机器人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系统性创新。不仅有效缓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幅降低了应用成本并加速了场景落地,更在根本上强化了产业链的韧性与自主可控能力。
商业化前景与应用落地: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实践,在基础设施与算力、端侧智能、垂直场景融合等方面形成“技术-产品-商业”闭环。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需求升级共同推动AI应用进入业绩兑现期,商业化路径呈现“垂直深耕、跨界融合、生态协同”三大特征。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相较于宽泛的科创板整体市场,科创AI指数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严格产业链定义 + 高流动性门槛 + 大市值优选”的三重筛选机制,实现了对科创板人工智能核心资产的精准刻画与高效捕捉
高研发投入,驱动国产替代与成长潜能: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中,成分股公司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皆超过20%,也相较于科创宽基指数和跨市场人工智能指数展现出明显优势。
盈利动能加速,指数成长预期领先同类:指数成分股2024年年报的盈利增速中位数为14.42%,2025年盈利增速一致预期中位数跃升至24.49%,表明科创AI指数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持续成长动能与加速潜力。
交易机制灵活,赋予个股高弹性特质:在成立以来的两次科技股结构行情中,科创AI指数均展现出不俗的上涨动能和价格弹性,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并放大科技成长板块的整体上涨趋势。
龙头汇聚,高集中度彰显科创AI指数核心资产属性:成分股包含了科创板人工智能领域内多只具有广泛市场认知度和行业代表性的领军企业股票,其业务深度绑定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十大成分股在指数中的合计权重占比超过了65%,在产业趋势明确向上的周期中,这些龙头公司凭借其综合优势,往往能更快地把握机遇、实现增长,从而可能放大指数在产业上行期的收益弹性。
聚焦算力筑基与软硬协同,刻画国产AI核心生态:科创AI指数的行业分布结构体现了其紧扣人工智能核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以超高权重锁定代表算力自主的半导体硬科技,直指产业命脉与国家战略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配置核心软件与服务企业,构建起支撑AI技术研发、部署与规模化应用的坚实底座。
风险提示:结论基于公开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测算,文中部分数据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存在第三方数据提供不准确风险;对基金产品和基金管理人的研究分析结论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持续性,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产品的表现受宏观环境、行业基本面超预期变动、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