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虽然不再是“蒸煮模式”了,从体感上来说也是凉爽了很多,但气温昼夜温差大,身体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感冒、乏力、皮肤干燥等等不适症状。
出伏后的养生,比三伏天更重要!
出伏后怎么吃?
此时正逐步往秋季过渡,秋气开始驱散暑气,但夏季的湿气仍然没有全部消除。所以可以适当摄入祛湿气的食物,如薏米、莲子、芡实等,祛除暑湿。而天气逐渐开始干燥,所以需要逐步摄入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避免受到秋季燥邪的侵害。出伏时,除饮食上需要注意以外,还应当保障睡眠的充足,以免引起秋乏,同时应注意勤开窗,以防止霉菌滋生。
1、祛湿:中医上,湿气属于水液的一种,人体中,脾脏可以运化水谷,因此健脾可以帮助祛湿,而山药、薏米、莲子、芡实、小米等,均可以起到一定的健脾祛湿的作用,可以适当摄入。此外肾脏对水液也有代谢和调节作用,而豇豆、黑豆、桑葚、秋葵等食物有助于补肾气,可以适当食用;
2、养阴润燥:红枣、菊花茶或梨、葡萄、柑橘、柚子等水果,可生津止渴;甘蔗、萝卜、百合、银耳、鸭肉等食物,甘润养阴,可根据气候干燥程度适当摄入。
其次,适当食用黑豆、莲藕、苦瓜、山药等,也有很好的补充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清热去火的作用。除了饮食调整,出伏这段时间,可搭配饮食进行太极拳、跑步等运动,更利于身心调节。
三、运动别“贪凉”:温和为主,避免大汗
出伏后运动要“温和”,别让身体突然受刺激!
选对时间: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避开早晚低温时段;
选对项目:散步、八段锦、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既能活动筋骨,又不会过度出汗;
注意保暖: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换上干衣服,避免吹冷风,防止寒气入侵。
上一篇:义乌福田,增设免费新摊位!
下一篇:多地织密防汛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