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面 十一年两岸情
创始人
2025-08-18 07:03:25
0

相关视频请扫二维码

“来,您试试这样吃。”在位于福州仓山区的熊饱包台湾牛肉面店里,台胞翁文雄正俯身向客人示范台湾牛肉面的地道吃法。他手持香油罐,在热气腾腾的面碗里加入一点香油,“要这样慢慢搅开,味道更香”。这样贴心的服务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这家温馨的小店内发生。

这家有着可爱名字的台湾牛肉面店在福州已经经营了整整11年。2014年,翁文雄看好大陆发展前景来到福州,带着对家乡味道的眷恋,很快便决定在这里开一家牛肉面店。很多食客都好奇为什么要取“熊饱包”这个店名,这背后藏着翁文雄的三份心意:一是谐音自他的名字,二是纪念靠卖包子养活6个孩子的台湾老母亲,三是寄托着“让每个顾客吃饱吃好”的朴素心愿。他还特意设计了一件黄色文化衫,后背印着招牌“笑脸熊”,如同店内的服务一样热情灿烂。

制作道地的台湾牛肉面,最重要的就是汤底。“我们的汤底,讲究的是真材实料!”翁文雄介绍道,汤底熬制要加入中药材,用牛筒骨熬制8至15小时,让营养渗透到汤里,并放入蔬菜和水果来保持汤味的鲜甜。“这是农家上海青,纯天然、不打药,这是夏阳白、白萝卜、胡萝卜,蔬菜水果一定要选新鲜的。”翁文雄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食材。

相比较本土的台湾牛肉面,“熊饱包”的牛肉面进行了一些本地化改良,“福州人不太会吃辣,也不爱吃得太油”,因此,减少了辣度和油量的添加,面的汤头更鲜甜。采访途中,碰上了一位已经在店里吃了10年的熟客,他说:“我隔一阵子就会想念这里的味道,香油加进牛肉面汤里的确有不一样的风味。”

牛肉面店的面积并不大,店内除了店主翁文雄,忙里忙外的还有一位名叫田维芳的店员。说起两人的缘分,翁文雄幽默地说:“其实是我把她‘骗’来的!”开店初期的翁文雄急需帮手,经人介绍获得田维芳的联系方式,一通电话“截和”了正准备去别处上班的她。从此,这位福州本地人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初来乍到,翁文雄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全靠田大姐这个“活地图”带着他走街串巷。“从一开始我就很信任田大姐,合作就是要信任对方。”田大姐的福州话和亲和力,让小店迅速融入社区,而她精明的生意经更是帮了大忙。哪里的米饭比较好吃,哪里的食材价格公道,田大姐都门儿清。

最困难的时期,田维芳曾独自一人支撑店面长达四五个月,还实现了每日营收的稳定。对于田维芳来说,一开始想着对这位只身来福州创业的台湾人能帮就多帮点,没想到,这一待就是10多年。“如果没有她,你们现在也不会看到这家店了,我早已将田大姐当作了亲人。”每每提及此,翁文雄都感慨万分。

翁文雄说,坚持将这家牛肉面小店开下去,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很多食客都变成了朋友。店内的一侧墙贴满了顾客写的字条,其中有学生的成长故事,也有对生活的殷切期盼。“来店里的大多是学生,他们长大后进入社会、交了新的朋友、有了新的工作,都会回来与我们分享。”翁文雄说。

后厨里,汤锅咕嘟作响,氤氲热气中,台湾腔和福州腔互相沟通着。用11年光阴熬煮的牛肉面,让这位从台湾来的店主找到了家人,把福州当作了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乡“仗义出手”?高新警方:行... 日前,福州高新区交警大队联合上街分局属地派出所开展酒醉驾查处行动。当晚10时,民警在对涉嫌醉驾的犯罪...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喷发,灰柱高达... (来源:上观新闻)据印尼火山和地质灾害研究机构(PVMBG)消息,当地时间8月18日凌晨2时21分,...
李敏:中国智造“链”接世界 5月13日,李敏(右三)为来访的长三角家电行业企业家代表介绍精创电气研发成果。2024年12月26日...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社区多维服务织... 转自:扬子晚报近期,苏州市相城区黄桥社区党委联合妇联、物业、黄桥花苑日间照料中心等聚焦“一老一小”及...
既是“稳定器”,又是“助推器”... 转自:泰安发布暮色四合,暑气未散,泰山脚下的人间烟火袅袅升起。泰山荟品仓城市奥莱中心内,人流如织的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