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暑假以来,日均客流量1万人次以上,省外游客占比40%
河北博物院何以打开流量密码
8月10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本报记者 史晓多摄□史晓多 曹敬佩
“嘀!”闸机前站定,刷二维码,不过几秒钟,秦皇岛市民李榕榕就完成登记,进入河北博物院。8月10日,河北博物院游客众多,但秩序井然,各大展厅里云集着参观拍照的游客。数据统计,暑假以来,河北博物院周末日均客流量达1.7万人次,工作日也保持在1万人次以上,省外游客占比40%。笔者来到河北博物院,探究是什么让它如此有吸引力?
■ 顶级文物亮相,镇馆之宝“聚会”迎客
暑假期间,河北博物院南区二楼国宝文物展厅外游客熙熙攘攘。进入展厅,就有人一路小跑直奔“国宝”长信宫灯前,只为一睹“中华第一灯”的芳容。
“挤了半天,才轮到我上前看,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看过长信宫灯!”只见玻璃展柜里,执灯宫女左手执灯,右臂上扬,袖口自然下垂,安然自若的模样,让现场观展的李榕榕忍不住瞪大眼睛,认真欣赏。
“考古工作者还在中山靖王刘胜与窦绾墓中出土了两套金缕玉衣,其外观与人体形状一样,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子六部分,均由玉片组成,玉片之间以金丝加以编缀。”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不少观众围拢过来欣赏。
一位参观者蹲下来,仔细观察金缕玉衣腹部微微鼓起的玉片。原来,为了贴合刘胜的身材,工匠将玉衣上身前幅胸部、腹部处制作成隆起状,上身后幅臀部自然收分,使得玉衣不仅有腹,还有胸、有臀。
“想必制作这样一件玉衣得花不少钱吧。不过,这很能说明古人在金属和玉器制作工艺上的高超水平。”现场观众忍不住赞美。
在国宝文物展厅内,还有战国中山国代表性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等,与满城汉墓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文物一起,带大家领略燕赵大地上两个中山国的传奇故事。
十五连盏铜灯、银首人俑铜灯、透雕双龙白玉璧、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国宝文物展厅内,18件国宝级文物齐聚,其中有6件被列入我国“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
“18件国宝级文物仅是河北出土文物的冰山一角,目前,河北博物院共有30万件(组)院藏文物。”河北博物院副院长王然介绍,受展示空间限制,这么多文物不能全部展示给观众,于是,河北博物院持续完善文物数据采集与展示,建立了40余个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全景数字展览云平台,让游客在云端了解文物知识。
此外,河北博物院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河北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利用院藏文物资源,与兄弟博物馆合作,策划推出了许多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主题展览,让尘封的历史瑰宝走出库房,变为鲜活的故事。
■ 创新呈现方式,历史文化可触摸、可聆听
走进河北博物院,经常能看到戴着AR眼镜的观众。好奇心驱使,笔者戴上AR眼镜来到“石器时代的河北”展厅,瞬间穿越至河北先民生活的史前时代,古人类用石块、木棒等原始工具捕猎猛犸象的景象真实呈现眼前,与文物跨时空对话的奇妙体验让人深深震撼。
“让文物说话”是河北博物院创新文物呈现方式的核心理念。在文化创意和前沿科技助力下,该院打造了多种奇妙有趣的体验项目,古老文物走出展柜,穿越时空,变得可触摸、可聆听。
通过AR技术,彩绘石散乐浮雕上的箜篌、筝、琵琶等乐器,奏响千年前的音符;铜朱雀衔环杯上的朱雀,神秘面貌得以重现,它展翅星空,从遥远的过去翩然而来。在4米多高的裸眼3D文物数字展示装置上,该院珍贵国宝文物,通过数字技术,静态的纹饰、隐秘细节以生动的展示方式呈现出来。
该院还开发文物数字互动屏,游客指尖滑动间,文物模型在屏幕中旋转,观众可以无死角欣赏文物结构及工艺。同时还可以在屏幕上学习拆解文物,探寻凝结着工匠智慧的巧思设计。
文化创意书写台就更有意思了,从瓷器艺术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河北博物院设计了纹饰摹绘与AI绘纹两种体验模式。笔者在现场看到,观众在创意书写台数字屏幕上,通过选形、绘纹、留章、打印等手段,定制专属作品。
为方便游客浏览,河北博物院通过整合各楼宇三维模型等数据,依托河北博物院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开设场馆数字地图导览,并向游客推荐“燕赵寻踪”“中山遗珍”“满城汉墓”等多条游览线路,详细介绍展品数目和游览大致时长。
“我们利用文物三维虚拟互动展示、游戏交互、长动画解读、语音文字解读、AR虚拟交互、文物虚拟修复、数字文创个性化定制等展示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效能,博物馆成为让历史可触摸、可聆听、可参与的数字考古现场。”王然介绍。
■ 拓展服务内容,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日常
“我们最火的文创产品之一就是河北珍贵文物旋转冰箱贴,遇到节假日,一天能卖上百件。”河北博物院文创空间工作人员张雪宁介绍,该冰箱贴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中增加滑轨,实现旋转滑动效果,突出视觉动感,该文创以小而美的姿态很好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到过河北博物院的参观者都知道,以馆藏文物与河北非遗为灵感设计的文创随处可见,转角处的餐饮区飘来阵阵香气,体验活动区热闹非凡。各大展馆区域,还有“玉见河博”“河博茶咖”“河博邮局”“河博集饰”等多处文创商店。
近年来,河北博物院围绕长信宫灯、错金铜博山炉等明星文物,设计推出了冰箱贴、帆布包、香薰、饰品、手办等两千余款文创产品。其中,长信宫灯小夜灯、博山炉香熏、河北珍贵文物旋转冰箱贴等文创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爆款,“冀灵萌兽”文创盲盒等产品上市后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河北博物院紧密围绕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巧妙结合传统节日、节气时令与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教活动。人们既能跟着专业人员深入展厅聆听专题知识讲解,也能亲手体验剪纸、瓷塑、泥塑等传统工艺。“我们每周会举行多次社教活动,每场限定30人左右,场场开放预约即‘秒光’。”河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介绍。
“通过常态化举办展览、研发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推出系列社会教育项目等,使河北博物院文物逐步品牌化,人们一提到河北博物院就马上想到这些文物,一走进河北博物院就能看到这些文物。”王然说,未来,河北博物院将为参观者提供更有特色的活动、更沉浸的体验、更贴心的服务,让观众参观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适,努力把博物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功能实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