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咱的镇馆之宝22】一枚龙纽玉印: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
创始人
2025-08-18 04:02:02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 资料照片

【晒晒咱的镇馆之宝22】

  “大家瞧,印章上规整的文字是用八思巴文雕刻的。这方印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赐给西藏萨迦派法王八思巴国师的玉印……”周末的西藏博物馆,人头攒动。10岁的义务讲解员达瓦拉姆,正站在“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印”旁,用充满稚气的童声,绘声绘色地为观众讲解。

  这枚印章为青玉质,细腻温润,上部为龙纽,神情威严、气势非凡,采用重刀深雕的手法刻成,还配着红丝绶带。印章上的文字,正是被授予印章的八思巴本人奉忽必烈之命依照藏文创制的“八思巴文”,意为“统领释教大元国师”。“八思巴文”在元代被尊为“元国字”,是一种拼音文字,被用于官方文件与印章中,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元代大一统国家社会的文明进程。

  被尊为“大元国师”、创造元代官方文字“八思巴文”的这位八思巴,到底是什么人?忽必烈又为何赐玉印给他?

  元朝设立总制院(后称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方事务:驻扎军队、开通驿道、征收税赋、普查人口,中央政府实现了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和治理。八思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忽必烈尊其为国师和元朝第一任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的事务。在元朝统治时期,八思巴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枚玉印,反映了元代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的支持和认可。”西藏博物馆研究员何晓东告诉记者,其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作为元代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藏的物证,实现“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的效用;也体现在其“将源自藏文的八思巴字,与中原地区印章形制、宋代九叠篆书体风格于方寸间有机融合”,成为当时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一枚玉印,承载的是一段历史、一种智慧、一份认同。当我们凝视它时,看到的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充分证明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本报记者 傅强 尕玛多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树叶上做文章 皮影戏里绘春秋   当非遗从博物馆标本变为生活方式,就完成了从“活下来”到“火起来”的跨越。在济南,这样的“跨越”正...
最新或2023(历届)安徽宿州... 最新或2023(历届)安徽宿州幼儿园中小学高中寒假放假时间表,开学时间校历安排通知一般情况是中小学义...
最新或2023(历届)安徽黄山... 最新或2023(历届)安徽黄山幼儿园中小学高中寒假放假时间表,开学时间校历安排通知一般情况是中小学义...
累计接卸600船液化天然气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万红)昨天,满载9万吨液化天然气的“哈玛拉”号运输...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