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打造“线上+线下”“政府+市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一站式”深度沟通桥梁。
“不久前,我们与一家稀土龙头企业对接,在了解到该企业因新厂房建设而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且对时效和利率提出了极高要求时,我行迅速成立了‘一对一’攻坚小组,仅用20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资料收集、报告撰写、上会评审到取得批复等所有流程,成功为该企业核定授信总量4.5亿元,并成为该企业首家授信银行。”中国银行包头分行高新支行行长何叶表示,该行针对稀土高新区“磁材—永磁电机—新能源装备”千亿级产业链布局,由分行选派青年经理骨干、行内“老稀土授信专家”组成稀土基地服务专班,利用优势产品“稀土产业贷”,为上游原材料、中游深加工及下游应用企业提供差异化授信支持,并提供优惠利率审批。
蒙商银行包头分行高新支行行长郝波告诉记者,该行已经对接了多家稀土企业,并根据企业提出的融资需求,定制了信贷方案,推出企融通、创业担保贷、科创易贷等创新产品,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创新金融供给,已通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双质押模式,为45家创新主体注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水,促成融资贷款超80笔,融资总额一举突破40亿元大关。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57亿元资金源源不断流向企业,并精准辅导企业赢得市级奖补资金255万元。
“今年,我们建立了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开通了‘融资需求服务专线’与‘企业融资服务专栏’,并将通过一对一走访、沙龙路演等方式,落实‘动态跟踪、精准服务’责任清单,争取年内为企业授信资金50亿元,实现企业融资需求响应率达100%、综合融资利率降低0.5%—1%,为‘两个稀土基地’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力。”稀土高新区财政金融局金融科相关负责人高星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