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企信托正在降薪!
创始人
2025-08-17 23:02:10
0

2024年以来,不少信托公司都在提“降本增效”,变相降薪、绩效停发都是家常便饭。

近期,有知情人士向信托圈内人称,为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又有一家沿海国企信托发布了《薪酬管理办法》,基层信托民工实际到手的薪酬下降,而高管的薪酬却不在调整之列。

薪酬管理办法适用于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员工,以及公司聘用或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协议的其他人员,外包人员等薪酬管理相关要求原则上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管理按照公司章程有关规定执行,董事、监事的薪酬管理不在本办法范围内。

薪酬管理办法》中的降本增效的方法包括:

(1)降薪先拆分基层员工薪酬结构,将原先基本工资(固定)重新拆分为基本工资(固定)、职务工资(固定)、岗位津贴(固定)和技能津贴(浮动);再对基层员工设置过高或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最终,通过打低绩效,降低基层员工技能津贴(浮动)。

2裁员:基层员工在连续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后符合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但是,公司却拒绝与其续订无固定劳动合同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最终,导致基层员工被迫失业。

公开年报显示,2024年该信托公司8名董监高年薪为186万元—326万元,平均值266.48万元,合计2131.87万元,比2023年1816.86万元还多了300多万。

目前,已有员工向法院起诉,案由是“劳动合同纠纷”。

此外,近期还有另一家中部央企信托也正在开始大规模降薪裁员,两家信托公司的手法如出一辙。

主要对象是一线的财富人员,一方面通过调岗降薪的方式,基本薪酬降到很低,逼迫主动离职,另外一方面制定很高的业绩标准,达不到标准要求离职。同时,为了不发或少发佣金,设定各种严苛的考核制度,用各种名目对佣金进行打折。没有产品供应,但正常考核绩效。

在信托圈内人看来,信托公司转型困难、净利润下降,是降本增效、降薪裁员的直接原因,也是信托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减少人力投入,压缩经营成本成为许多信托公司的选择。

过去信托公司依赖房地产和资金池业务“躺赚”,如今风险暴露,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人力成本作为重要的开支项目,自然成为削减的对象。

基层理顾的日常工作充满了矛盾,销售的产品底层资产不透明,高压考核又压力巨大;在产品出现风险时,他们首当其冲承受投资者怒火,而最终在公司“降本增效”的策略下,又成为被裁撤的对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苏超”欢乐经济席卷南京 (来源:新华日报) □ 南京分社记者集体采写 17日晚的南京奥体中心,声浪阵阵,江苏省...
向“智”而行,新型工业化“加速...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 (徐晋) 8月15日,“数动金陵 智造未来”南京市中小企业数字化...
古代八百里加急这么的赶 为何不... 还不知道:800里加急为何不用飞鸽传书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
百日燃情,铸就“苏超”传奇 (来源:新华日报) 8月17日,南京珠江路商圈的电子大屏现场直播南京和盐城的比赛,吸引众多市民...
机器人赛场试错是为了服务人类不...   “为啥机器人撞人了?因为它跑太快,信号都超出遥控范围了”“天工能自主奔跑,这是它的加分项”“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