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耳其回望奥斯曼:百年纷争的背后藏着怎样的过去?
创始人
2025-08-17 20:56:47
0

《穿越百年中东》

作者:郭建龙

版本:火与风丨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5年6月

这里曾经是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

一边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另一边是蓝顶清真寺,这里曾经是世界的中心。每一个来到苏丹艾哈迈德区中心广场的人都会由衷地感慨。

苏丹艾哈迈德区位于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这个区处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入口处,北面是狭长的金角湾,南面是开阔的马尔马拉海,而东面就是海峡的入口了。那两座世界著名的建筑就坐落在该区的小山之上,代表了这座城市1000多年的记忆。这里曾经是连接亚欧大陆的枢纽,拜占庭、奥斯曼两大帝国的首都。

在苏丹艾哈迈德区的北部还有一片巨大的宫殿群——苏丹们居住过的托普卡帕宫。这里是大小宫廷阴谋的发生地,也是无数后妃争风吃醋的历史现场。土耳其历史上著名的苏丹们在这里一边大吃大喝快乐地玩着女人,一边听着诗人们溜须拍马,欣赏着春宫图,或者偶尔翻一翻亚里士多德和鲁米的著作,只有在偶尔闲暇的空隙里,才费心处理一点儿政事,扩大一下疆域。如今,这座已经失去用途的宫殿仍然伫立着,向参观的人们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现在的失落。

我所住的旅馆就在苏丹艾哈迈德区,距离圣索菲亚大教堂只有百米左右的距离。我的房间恰好位于楼的最高层,床铺对着窗,每天晚上睁开眼睛,就可以透过窗户,望见灯光下黄色教堂那庞大的身姿。它在那里伫立了1500年,早已和城市融为一体。

白天,当我去苏丹宫殿游览时,在托普卡帕宫的庭院里,就可以看见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又将欧洲和亚洲大陆紧密地连在一起,它是城市的生命线;而金角湾则把城市的入侵者远远地隔开,令这里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堡垒,是城市不折不扣的守护神。

从苏丹艾哈迈德这片富含历史遗迹的区域,顺着金角湾往西,可以到达伊斯坦布尔巨大的石头城墙。在这些年的旅途中,我见过无数城墙,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印度众多的残墙,却不得不承认,唯有伊斯坦布尔这一座是最美的。中国长城也很美,但都是砖头垒的。印度的城墙有不少是石头的,却只注重防御功能,忽略了美感。只有伊斯坦布尔的城墙兼具美感和坚固。这座巨大的石头建筑拥有数道墙体和沟槽,每一道都带着不同石料拼出的美丽花纹,显得匠心独运,也显示出帝国充足的财力。

这座城墙曾经帮助东罗马帝国抵御了无数次蛮人的攻击,最终却被奥斯曼人攻陷。从城墙上望去,整个伊斯坦布尔如同一位风情依旧的成年女子,炫耀着满身华丽的珠宝,却又带着更换爱人的哀伤。

土耳其辉煌的另一面

在这座绚丽的城市,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伊斯坦布尔的考古博物馆。在那儿,你可以欣赏到土耳其辉煌的另一面。

在博物馆中,有来自摩索拉斯陵墓(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石狮子,也有3000多年前赫梯人(发源于安纳托利亚中部,在如今的土耳其境内)写在泥板上的文字,上面记述了和古埃及法老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在古希腊人评选的世界七大奇迹中,有两个位于现代土耳其,还有一个在距离土耳其咫尺之间的小岛上。而土耳其本身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土耳其拥有一批世界上最古老的定居点,比希腊、罗马都要古老。

亚历山大的城堡。这里曾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亚历山大灯塔的所在地。(《穿越百年中东》插图)

在博物馆里,还有许多来自现代土耳其之外的镇馆之宝。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座石棺,人们称之为亚历山大石棺,来自黎巴嫩的城市西顿。这座石棺的主人是一位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西顿国王,叫作阿布杜洛尼穆斯。石棺之所以和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联系在一起,是因为石棺上雕刻的故事来自亚历山大对波斯的远征。

当19世纪的人们发现位于西顿的皇家墓地时,这座石棺的华丽和精美震惊了世界。虽然它出自2000多年前,但在地下被保存得那么完整,就仿佛昨天才雕刻成形,没有任何受损的痕迹。人们甚至不相信一个小国的国王能够拥有它,怀疑它真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棺椁。而从时间上看,这座石棺的雕刻时间与亚历山大生活的年代也很接近。不客气地说,这是古典时期留给我们的最精美的雕刻之一。石棺上的雕塑所展现的古代战争场面中,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那么栩栩如生,有的举着刀正要劈下,有的用盾牌迎接着对方的攻击,腾空的马、撕咬的狮子,仿佛电影一样逼真。

在亚历山大石棺旁,还有另一座石棺,雕刻着18个神态各异的悲伤女子,仿佛共同在为墓的主人感到悲伤。

在旁边的展厅里还展出了西顿皇家墓地的其他棺椁。这个王室家族似乎对各地的艺术了如指掌,每个棺材的风格都不相同:有古埃及式样的、古希腊式样的、古腓尼基式样的、古利西亚式样的。

在展厅里,一位土耳其导游正在为客人讲解这些石棺的来历。19世纪,在黎巴嫩城市西顿发现了一座皇家墓地,这些石棺都是在那座墓地出土的,又被运到了伊斯坦布尔。甚至这座考古博物馆的主建筑最初就是为了容纳这些石棺而建立的。

十字军城堡全景。(《穿越百年中东》插图)

导游介绍时充满了自豪感,却引起了一位游客的不满。他问了导游一个问题:“但是,你们怎么能把黎巴嫩的文物拿过来展览呢?”

“哦,不,你错了,”土耳其导游略显悲伤地说,“在石棺被发现的年代,还没有黎巴嫩这个国家。西顿这座城市当时属于一个叫作奥斯曼帝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首都就在伊斯坦布尔……除了伊朗之外,中东地区现在你们熟悉的国家一个都不存在,这里的土地全都属于奥斯曼……但那个国家,一个帝国,已经消失了100年……”

讲这话时,导游一直带着回味悠长的悲伤,把人们带回了100年前消失的帝国时代。

百年的灾难,

中东成了世界上战乱最频繁的地方

事实上,在主建筑旁边的东方博物馆里还有许多文物,有来自古巴比伦的彩釉城砖,色彩艳丽,让人无法想象这些砖也来自3000年前。这些城砖发现于现在的伊拉克境内,但在发现之时,那儿属于一个叫作奥斯曼的帝国。

博物馆还有不少埃及的文物。虽然埃及的文物早已散落在欧美的各大博物馆,但还是有必要指出,埃及曾经属于一个叫作奥斯曼的帝国。

伊萨克帕夏宫殿旁的巨大城墙。(《穿越百年中东》插图)

这个帝国的疆域曾经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直到南斯拉夫和希腊,再经过伊斯坦布尔进入亚洲,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中东地区:伊拉克、约旦、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以及一部分沙特阿拉伯。然后,这个帝国继续延伸,从西奈半岛进入埃及,并将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等地收入囊中。

这个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为宽容的帝国,它虽然信奉伊斯兰教,却接纳了基督教、犹太教等各种宗教和流派。它曾经发动过无数的对外战争,但又维持着领土之内的和平与繁荣。

只是在100年前这个帝国就消亡了,消亡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果说,一战后哪一个战败国被宰割得最惨,许多人会说是德国,或者奥匈帝国,但奥斯曼帝国不声不响,悄悄地拿走了这个“头衔”,甚至连眼泪都无法流。在欧洲分赃的巴黎和会上,奥斯曼政府默默地适应着人们给它定的基调:缩小,缩小,再缩小……昔日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正在变成亚洲小角落里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战胜国们要将所有有用的地方都抢走。

苏联盯上了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这是奥斯曼帝国最有价值的地方;意大利盯上了它的地中海沿岸,并将之占为己有;希腊盯上了大量的岛屿,并试图强占伊兹密尔(Izmir)一带;法国盯上了叙利亚;英国盯上了更加广阔的伊拉克、外约旦(即现在的约旦)、埃及等地;同时,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许多部落也被允许独立。

于是,在战胜国们争先恐后的大快朵颐中,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它的遗产却一直遗留到今天。在它领土内成立的那些国家——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纷纷陷入内战之中。对奥斯曼帝国的瓜分不仅没有带来稳定和安全,反而带来了百年的灾难,中东成了世界上战乱最频繁的地方。

从考古博物馆走出来时,我还在深深地怀念着这个早已不存在的帝国。现代土耳其只是这个帝国的残留部分。如果我想了解中东——这片新月沃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将要发生什么,那么,这个帝国遗产成了绕不过去的坎儿,我必须以这里为起点,来了解这片最复杂的土地……

伊斯坦布尔:又一个罗马

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出发,向北走到金角湾,再顺着海湾的南岸一直西行,一小时后,就可以到达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这道城墙从金角湾一直延伸到马尔马拉海,将城市和大陆的其他部分完全分开。古老的伊斯坦布尔就建立在马尔马拉海、金角湾和这道城墙组成的三角地上,眺望着不远处的亚洲海岸。

如今的城墙已经残缺不全,出于旅游的需要,政府修复了其中的一部分。当我爬上一段修复的城墙时,体会到了两股战战的滋味。顶端的阶梯大约有75度,两边没有护栏和扶手,只能用手扶着前方的石阶爬上去,石头上满是远古时期的海洋化石。

站在城墙顶部,伊斯坦布尔这座巨型城市尽收眼底。最近处是著名的柯拉教堂,这座教堂内部保留了许多基督教时期的金粉壁画和天顶画。类似的画作曾经充斥着城市大大小小的教堂,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城市之后,几乎所有的教堂都改成了清真寺,壁画都被抹掉了,就连圣索菲亚大教堂也只象征性地保留了一点儿,只有柯拉教堂的壁画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比柯拉教堂稍远一点儿的是金角湾。金角湾中大大小小的汽船在水中飞驰,穿过一座座横跨两岸的桥梁。远处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顶清真寺尽收眼底,除了这两座庞然大物之外,伊斯坦布尔众多的圆顶清真寺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城市间。

在南侧的远方是浩瀚的马尔马拉海,几座小岛如同仙山一般漂浮在海面上。在金角湾的另一侧,是耸立着现代化高楼群的加拉塔区,那儿在古代曾经是意大利商人居住的地区,现在已经成了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中心。亚洲海岸也可以隐约看到,预示着丝绸之路的终点,把这个世界之都和遥远的东方连接起来。

站在这儿,我仿佛可以一眼看透这座城市2000年的历史。这座现在叫作伊斯坦布尔,曾经叫作君士坦丁堡的城市。

这里曾经是大名鼎鼎的东罗马首都。历史上,罗马是一个跨越亚欧非的大帝国,它的首都是位于意大利的同名城市罗马。但随着帝国的扩张,国土面积太大,治理不便,到了皇帝戴克里先时代,帝国被分为两半来治理,这就有了东罗马和西罗马。

戴克里先设计的制度是:帝国一共有4个统治者,包括2个皇帝(他们的称号是奥古斯都)和2个副王(他们的称号是恺撒)。其中一个皇帝和一个副王治理以意大利为中心的西罗马,另一个皇帝和副王治理以希腊为中心的东罗马。戴克里先制定这个制度,并不是为了分裂帝国,在这个体系里,两个皇帝是相互合作的。他们虽然都叫皇帝,却也有尊卑之分,戴克里先是最高皇帝,他的伙伴居于从属地位,帝国其实还是统一的,最终决定权在他一人手里。

等戴克里先退位后,这套制度却出了问题。两个皇帝之间的协调越来越别扭,并最终将帝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到了皇帝君士坦丁时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海岸上,在最险要的位置上,皇帝把一座原本叫作拜占庭的小城建设成了一座大都市,这就是君士坦丁堡。在后来的上千年里,它一直是东罗马的首都。也因为这座城市原来的名字,所以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当北方的蛮族人在欧洲摧毁了西罗马,西部帝国彻底崩溃时,就只剩东罗马这个继承了罗马帝国荣耀的遗产在东方闪耀了。

东罗马帝国曾经拥有现代的希腊、巴尔干、土耳其、埃及、亚洲中东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它存在了1000年,曾经与波斯人对抗,又经历过阿拉伯哈里发的入侵。塞尔柱突厥人、十字军、成吉思汗、帖木儿也曾轮番冲击过这个古老的帝国。在他们的冲击下,东罗马的国土面积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围绕着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周边的土地。但它依然顽强地活着,直到奥斯曼人到来。

守住伊斯坦布尔,

就是控制了亚欧的交通要道

我们现在所说的土耳其,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的突厥。只是由于翻译的问题,人们很难将土耳其与古代骁勇的游牧战士联系在一起。奥斯曼人是突厥人的一支,以他们的祖先命名。

他们从中亚来到中东后,首先在小亚细亚停留下来,又渡过海峡到了欧洲,抄了东罗马的后路,到最后,整个东罗马帝国只剩下最后一座城市——君士坦丁堡。这是一个只有大脑却丧失了躯干的帝国,霸占着险要的位置不肯屈服。

但是,到了1453年,奥斯曼人的苏丹,被称为“征服者”的穆罕默德终于攻克了这座基督教的城市,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从此,十字架换成了新月,伊斯兰教取代了基督教。

从征服者穆罕默德到苏莱曼大帝的时代,是奥斯曼帝国最辉煌的时代,它已经成了横跨亚欧非的超大帝国,不仅拥有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还占领了耶路撒冷、叙利亚、伊拉克、埃及等地,在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宗主权,并在欧洲并吞了巴尔干半岛,威胁奥地利和匈牙利。

奥斯曼人成了伊斯兰教名副其实的保卫者,继承了哈里发帝国的一切荣耀,并肩负对抗欧洲的使命。奥斯曼帝国比哈里发帝国更强大,因为哈里发帝国在鼎盛时期都没有占领君士坦丁堡,而奥斯曼人做到了。

雪山下的凡城城堡。前景是土耳其著名的湖泊凡湖。(《穿越百年中东》插图)

要了解伊斯坦布尔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这样设想:

在古代,假如有一个人想以最快的方式从欧洲到达亚洲,他应该怎样走?答案有且只有一个:从伊斯坦布尔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乘船,越过这条如同河沟一样的海峡,就到了亚洲。

所谓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实际宽度只有数百米,还不如尼罗河宽,不知道的人一眼望去,还以为看见了一条河,意识不到他正处于古代世界最重要的一条水道上。

那么,如果他不想走这条路,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以到达亚洲?

如果不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他必须向北绕路,而北边就是浩瀚的黑海。为了绕过黑海,他必须往北方走数千公里,经过乌克兰、俄罗斯,才能顺着陆地到达黑海的东岸……

但是,且慢!黑海的东岸是一座令人吃惊的高山——高加索山。高加索山的北面是众多的蛮族人,而高山白雪皑皑,对于古人来说几乎是绝壁,从这里根本没有办法到达亚洲。他只能继续东行,沿着黑海北岸向亚洲方向前进。

在黑海的东面是另一片庞大的水域——里海。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面积与黑海相当,而绕过里海之后,就已经到达中亚大草原了。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天下,对于欧洲人来说是未知的领域,更无法通过。

所以,如果离开了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人几乎没有办法从陆路到达亚洲。只有在蒙古人统治时期,偶尔有欧洲人从北方通过,那是因为属于草原的蒙古人维持了北方的和平,使得穿越草原成为可能。根据第一个穿越北方草原的柏郎嘉宾记载,他骑在马上由蒙古人护卫着跑了几个月,差点儿被北方的草原吞没,才侥幸到达了亚洲。

对于任何人来说,守住伊斯坦布尔,就是控制了亚欧的交通要道,也控制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通道。当奥斯曼人控制了伊斯坦布尔和小亚细亚,又成了亚欧非大帝国的主人之后,欧洲人对这个庞大的帝国既羡慕又仇恨。他们时时刻刻提防着它,直到它过了鼎盛时期,走向衰落。

随后,奥斯曼帝国进入了被欧洲反蚕食的阶段。它在欧洲的领地逐渐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族侵占。东欧的斯拉夫人、巴尔干人和希腊人原来都是奥斯曼帝国的属民,现在也开始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帝国几乎丧失了它在欧洲的所有领地,只有从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咽喉要道,还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非洲的埃及也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地,这里曾经受到拿破仑的冲击。1798年,法国正好处于大革命期间,为了抵御英国人,法国人决定先发制人,进攻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拿破仑的如意算盘是:一旦获得了埃及,就可以威胁英国人的海上航线和印度领地。但后来因拿破仑回到法国抢占政权,对埃及的征服便没有成功。

法国人失败后,埃及落入了一个叫作穆罕默德·阿里的将军之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埃及还是由他的后裔统治着。他们表面上臣服于奥斯曼帝国,但几乎获得了埃及完整的统治权。奥斯曼人只剩下名义上的宗主权。

在亚洲,帝国几乎保持了所有的领地。人们现在称之为中东的整个亚洲部分,除了伊朗属于本土的波斯帝国之外,剩下的都是奥斯曼的领地。其中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等地属于奥斯曼的直接领地,而阿拉伯半岛由于地处偏远,所以保持着更高的独立性,但帝国拥有它们的宗主权。除了阿拉伯国家之外,高加索南方的三个小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也承认其宗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

直到20世纪初,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还都在奥斯曼帝国的名义控制之下。

本文选自《穿越百年中东》,较原文有删节修改,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郭建龙

摘编/何安安

编辑/李永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杭州已连续出现14天高温天!接... 杭州市气象局发布最新消息:从8月3日起,杭州已经连续出现14天高温天(8月3日起至8月16日)!但接...
扎莱夫斯基加盟亚特兰大:国米的... 在欧洲足球转会市场上,转会费的变化往往成为媒体和球迷热议的话题。最近,国际米兰的年轻边翼扎莱夫斯基以...
“耳朵被打得听不到声音”!广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2025年2月,广东19岁的小伙小黄,被17岁同居女友小周以10万元卖...
俱乐部官宣Jiejie离队 i... 【俱乐部官宣Jiejie离队 #iG感谢Jiejie所做贡献#】#Jiejie成为自由人# 8月17...
特朗普:在俄罗斯问题上取得重大... 特朗普最新发文。特朗普:在俄罗斯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当地时间8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