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晨辉漫染鳝孔坝,草甸层叠、彩树摇金。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持续推进湿地修复、水土治理工程,织牢生态防护网,护育栖息秘境。如今沟壑凝韵,生灵自在,这片被时光打磨的“璞玉”,正是生态环境保护绘就的诗意答卷 。
图1:彩韵启晨
晨光驱散薄雾,孤树披挂金红彩衣,远山村落隐现于层林间。湿地如天然调色盘,在季节更迭中晕染斑斓,更以根系固土、枝叶涵水,守护水土和谐的韵律。
图2:家山寄情
坡顶屋舍错落,草甸被光影切割成明暗绸缎。湿地以“绿毯”包裹沟壑,既稳固坡面抵御侵蚀,又为烟火人家勾勒“枕山面水”的栖息诗意。
图3:肌理生姿
沟壑纵横间,粉紫花甸与翠绿草坡交织成画。湿地用千万年时光“缝合”地貌伤痕,每道褶皱里,都藏着水土自愈、生物繁衍的生态密码。
图4:牧歌共生
青草地里,老牛踱步、旧船静卧,勾勒出“人—畜—湿地”的闲适对话。这片土地既是牧养的家园,更是自然馈赠的生态方舟,承载生命交融的温度。
图5:孤影映辉
孤牛伫立坡脊,光影为鞍、沟谷为幕。湿地的起伏轮廓,是水土雕琢的艺术雕塑,更是昆虫、草植、生灵依存的立体栖息地。
草甸如浪涌向天际,粉紫与翠绿在光影里缠绵。鳝孔坝以生态韧性修复岁月刻痕,每一寸起伏都在诉说:自然的自我治愈,本就是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