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值长沙,奔向全球
创始人
2025-08-17 13:37:00
0

转自:长沙发布

截至目前,长沙研发机构总数突破3800家。这是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阳 摄

3月,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在长沙启用;4月,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五大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5月,斯泰兰蒂斯长沙研发中心启动仪式举行;6月,麦格米特智能制造基地暨扩能研发中心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长沙……今年以来,锚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蓝图,长沙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疾驰,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记者连日走访研发中心、实验室、生产车间,深切感受到澎湃的科技动能正驱动着星城向全球创新版图的高地攀升。

筑巢引凤,顶尖“研发大脑”扎堆星城

8月的湘江两岸,奔涌着建设和创新的激情。湘江科学城,这座承载着长沙未来创新梦想的新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湘江院士港等“五大建”进入攻坚期,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将新增20万平方米的创新热土。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等3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73亿元,不少已进入建设关键期。

“一城”领航,创新地标拔节生长。自贸区长沙片区,以及马栏山、大泽湖、科大金霞等基地建设也快马加鞭,全球量子研发中心、华为长沙研究所等项目相继落地。“一城一区三基地”研发集聚区版图日渐清晰。

如果说创新是一场竞赛,那么顶尖的研发机构就是最核心的“引擎”。长沙今年以来在“筑巢引凤”上全面发力,逾60家企业研发中心落地生根。这份名单星光熠熠,包括烁科中科信离子注入机研发中心等7家来自三类“500强”、央企、国企项目;中科曙光先进计算研究所、特斯联全球创新研发总部2家独角兽企业项目;湖南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上市公司项目。

至此,长沙的企业研发中心“俱乐部”成员达到388家,其中央企、三类“500强”企业研发中心68家。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长沙在全球创新版图上话语权的提升。

与此同时,“尖峰”崛起,高精尖平台加速成型。松雅湖畔,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脑”正在孕育;空天技术研究院,探索苍穹的雄心蓄势待发。更令人瞩目的是,“1+2”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国家级创新平台总数达152家,全市研发机构总数突破3800家,筑起了长沙攀登科技高峰的“硬核底座”。

攻坚克难,“长沙创新”闪耀全球舞台

创新的价值,要体现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产业升级上。今年以来,长沙科技力量“亮剑”,一系列“首字号”“最字号”成果亮相。

今年3月,从岳麓山实验室传来捷报——全球首台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与分选原理样机成功研制!这项突破,让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超过92%,进一步提升种子播种质量,助力作物大面积增产。

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布局实施40个关键共性技术项目,陶瓷压力传感器等多项科技成果及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芙蓉实验室在黑色素瘤抗肿瘤免疫治疗、肾脏纤维化调控研究等领域取得2项代表性研究成果……源自省四大实验室的成果,正定义着未来的诸多可能。

产业一线,技术突破同样捷报频传。全市共突破产业关键技术107项。其中,全球最大直径土压平衡-双护盾组合式隧道掘进机“强基号”在长沙下线,创造性地解决了复杂地层掘进难题。

科技赋能产业扎实推进。上半年,长沙成功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1项;宽温域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研发等8项省十大技术攻关在长项目,投资和研发投入完成率均超50%。修订出台《长沙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持续推进92项市级“揭榜挂帅”及重大专项项目,进一步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全市科技企业培育库已入库2.5万家,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产业链企业规模突破2500家。

前不久,《长沙市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备案管理办法》实施,着重畅通研发成果转化的最初和最后“两个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赋能产业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长沙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服务体系,首批89名干部联系290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收集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156项。深化“市校(所)创新发展联盟”工作机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16家,孵化引育湖南钠能等科技型企业52家。更让企业暖心的是,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为1372家科技企业“贷”来了43亿元的“及时雨”。

梧桐栖凤,创新雨林生机盎然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长沙深谙“得人才者得未来”的道理,今年以来在引才、育才、营造生态上不遗余力,让这座“网红城市”加速成为“创新人才向往之城”。

顶尖“帅才”纷至沓来。李泽湘教授团队、刘经南院士团队、彭慧胜院士团队……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代表着各自领域的顶尖水平,他们的项目相继选择在长沙扎根。更可喜的是,创新引才方式,开元国际数学研究院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得主1名。

青年才俊活力迸发。人才金字塔既要塔尖,也要塔基。长沙将集聚青年创新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来强化,落细落实湖南大学生创新创业“七个一”举措,出台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4家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首批落户长沙,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和成长沃土。新认定45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总数超过200人,为未来积蓄中坚力量。

开放生态“近悦远来”。长沙的开放姿态面向全球。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17场对接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长沙-香港青年人才交流对接会”,向世界释放求贤若渴的信号。在长沙工作的外国专家数量同比增长11%,国际化氛围日益浓厚。第八届国际电气与能源大会、2025年中国图像图形大会等高端学术会议的举办,让长沙的创新活力展现在世界聚光灯下。

湘江潮涌,昼夜不息。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当下,挑战与机遇并存,长沙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务实的步伐、更富活力的生态,向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力攀登、坚定前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市学习十...  防城港市老科协召开理事会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6日上午,防城港市老科协召开二届十一次理事...
最新或2023(历届)促进农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最新或2023(历届)〕78号...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一:  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
中央宣讲团在疆宣讲十八届五中全...  按照中央统一安排,8日上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我区举行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两岸231名跆拳道选手在榕竞技 两岸跆拳道精英在竞技环节比拼。记者 郑帅 摄 16日上午,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