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青春接力:永不褪色的“共青团号”机车
创始人
2025-08-17 12:45:40
0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

转自:中国共青团网

  “呜——”汽笛声划破夜色的寂静,8月11日3时21分,FXN3C-0001“复兴号”内燃机车牵引着万吨煤列,从内蒙古临河站缓缓启动。车头正中央,鎏金的共青团团徽在探照灯照射下熠熠生辉。驾驶室内,“共青团号”90后司机李沅宸紧握操纵杆,目光如炬地紧盯着沙尘弥漫中的钢轨。

  随着机车向沙漠深处挺进,车窗外的绿意逐渐被无垠的戈壁荒漠取代。这趟684公里的旅程,列车将穿越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巴丹吉林三大沙漠,途经地80%以上是无人区。每次值乘李沅宸和另一名司机要轮换驾驶16个小时才能抵达额济纳站,机车缝隙随之沉积3斤多的沙粒。

  在这条线路上驾驶,孤寂与困难可想而知。“共青团号”机车组18名成员平均年龄25岁,却已“接力”创下安全行驶641.7万公里的纪录,相当于绕地球160圈。“漆黑大漠中团徽发出的光辉好似太阳。”李沅宸说,“那是种温暖人心的坚定力量。”

首个“共青团号”机车组

  “共青团号”的故事始于1960年。彼时,包钢建设如火如荼,包兰铁路运量激增,铁路客货运任务繁忙。

  “1960年,包头西机务段的前身尔甲亥机务段为调动广大青年职工的工作干劲,决定选树建设型5516机车组为青年先进典型。”包头西机务段党委书记王峰说,后经全国铁道团委、原铁道部机务局批准,该机车组正式命名为“共青团号”机车组,成为全国铁路系统首个以“共青团号”命名的机车组。

  “年轻司机都争着抢着想开‘共青团号’机车,能开上就是荣誉!”“共青团号”机车组第7任司机长、今年83岁的武天生说。

  1977年,兰州铁路局运输任务告急,武天生带领机车组成员驾驶“共青团号”机车赶赴支援。当年,干线主型蒸汽机车上都有加煤机,用加煤机进行焚火作业省力气,但是费煤。“为了节约燃煤,我们大家用铁锹一锹锹地加煤。”武天生说,同事们连续奋战3个月,共同完成抢运煤炭800万吨的任务,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

  “最累最苦的时候,我们啃着窝头唱《团结就是力量》。”武天生说,“看到车头‘共青团号’的团徽,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1978年,武天生代表机车组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司机张东升作为代表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号”机车组的名头越叫越响。

“共青团号”是品牌、是模范

  曾经,铁路系统执行“人随车走”的“包乘制”,一个机车组固定包乘一辆机车。在这种制度下,司机不仅要驾驶机车,还要全面负责机车的运用、安全、保养等。

  “那时候,蒸汽机车烧煤全靠人力,一趟车下来,司机成了‘黑脸包公’,但机车却锃亮如新。”原包头西机务段副段长赵新生回忆说,“共青团号”机车组的成员都“爱车如命”,大家精心养护,自觉把机车整备得焕然一新。如此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共青团号”机车成为路局的典范。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大家形容“这完全就是出厂新车的标准”。

  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共青团号”机车组总是冲锋在前。

  2018年夏天,“共青团号”机车组所担当的包白线(包头至白云鄂博)突发水害。当得知需要调派机车组向抢险一线运送石料时,“共青团号”机车组第22任司机长杜超,刚刚结束出勤任务返回机务段。他来不及休息立即上油整备,与同事们驾驶“共青团号”牵引满载石料的列车赶赴抢险一线。

  “列车到达已是深夜,当车站的灯光照亮车头的团徽时,‘中国共青团’五个烫金大字穿透雨幕,就像一针‘强心剂’,给在场的抢险人员以勇气和信心。”杜超回忆说。

  “共青团号”是品牌、是模范,多年来,一代代“共青团号”机车组的成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论是理论素养,还是业务实操,他们都是“立标打样”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唯有不断进步,才对得起自己所佩戴的“共青团号”臂章。

  从“躺平青年”到“上进青年”,“共青团号”机车组第23任司机长滕如雷坦言“自己曾是一个反面典型”。

  2012年参加工作的滕如雷考取了副司机资格,但之后他安于现状一直没有考司机资格,“混日子”成了他的日常。2018年,杜超申请把滕如雷调入“共青团号”机车组,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

  在优秀组员们的影响下,滕如雷下决心要一次性考取司机资格。之后,他虚心请教、勤学苦练,2019年,滕如雷成功考取司机资格,并在2021年接过杜超的接力棒,成为第23任司机长。

奋战在沙海孤途

  65年间,“共青团号”历经9次机车换型,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如今的“复兴号”机车。24任司机长、200多名乘务员,虽然人员在更迭,但“勇争一流”的精神、“交班不交活”的规矩,成为“共青团号”人身上共同的烙印。

  2024年,“共青团号”机车进行了第九次换型,更换为中国自主研发的FXN3C型“复兴号”内燃机车。换型后的“共青团号”机车,开始担当内蒙古临河至额济纳段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

  东起内蒙古临河、西至新疆哈密的临哈线,承担着我国西煤东运战略通道功能。这条钢铁大动脉年运量超亿吨,占全国铁路煤炭总量的八分之一,是共建“一带一路”北通道的重要组成。

  “临河至额济纳段地处沙漠戈壁,沿途共有11座特大桥、4处隧道、不计其数的曲线,列车平稳操纵难度不言而喻。”“共青团号”第24任司机长、今年28岁的刘云鹏介绍,换型后的“共青团号”机车,是一款针对中国西部大量沙漠戈壁铁路海拔高、温差大、风沙肆虐等环境特点投产的新型机车,为行驶好这款新型机车,他和团队成员不断熟悉机车性能,总结出“点式撒砂”“侧缓单阀手柄”等操作技巧,还参与编印了《FXN3C型司机操纵手册》,为列车安全正点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00后司机乌日根达来告诉记者,在车上吃住是机车组成员的常态,“午餐是特色沙子拌饭”。夏季,机械间里的温度可达70多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突破零下30摄氏度,虽然昼夜温差极大,但是金属部件热胀冷缩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内。乌日根达来说:“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盯紧机车各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深夜的戈壁滩,与星光为伴的机车如骏马奔驰。会车间隙,乌日根达来高歌《如愿》:“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清亮的歌声舒缓了疲惫与困意。他在日志中写道:“我们的青春没有都市繁华,但每一粒沙都在记录‘共青团号’的故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通讯员 左伟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17日 01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世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 中国体育代表团位居金牌、奖牌榜首位! 为所有拼搏到比赛之后一刻的中国运动员点赞!
抗战馆里台阶设计成13厘米的讲... 【#抗战馆里台阶设计成13厘米的讲究# 】这是一个媲美高品质博物馆的纪念馆,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
福建南部地区降雨缓解高温 中北... 由于副热带高压依然盘踞在福建上空,全省呈现多云到阴的天气主旋律,部分地区伴有阵雨或雷阵雨。 17日...
“以更密切的老中合作造福两国人... “老挝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老挝副总理吉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高...
iPhone18相机键或取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雷科技)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