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提高主要粮油作物的单产水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水稻单产提升是什么?有哪些关键因素?详戳视频↓
目前,福州通过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良策等“六良”融合,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的均衡增产格局。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过新建与改造提升同步进行,用足用好财政补助资金,实施田块整治、完善灌排设施、提高耕地地力等提升农田粮油产能内容,进一步完善机械化作业条件、田间灌排防涝和抗旱能力,持续推进水稻秸秆粉碎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轮作套种等用地养地措施,加快酸化土壤治理,提升土壤有机质,夯实粮食单产提升基础。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
加强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良种供种保障能力,遴选一批适合当地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合理密植、稳产易种的粮油作物优新品种,重点示范推广具有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综合抗性强、米质好等特点粮油作物品种,挖掘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集成推广关键技术
实施稳定粮食生产、粮食产能区、绿色高产高效、扩种油菜等项目,按照“试验-示范-推广”,集成成熟技术路径,梯次打造一批粮油高产高效生产百亩田、千亩方。挖掘地种肥药全要素、耕种管收全环节的增产减损潜力,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发展。水稻生产上重点示范推广水稻精量播种、精准条播、叠盘暗出苗、工厂化机插育秧、合理密植、优化施肥、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改造升级设施装备
支持规模经营主体新建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着重提升播种、育秧、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设施设备,增强规模主体的经营能力与服务水平。推动开展集约化育苗、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机械作业(含深翻、播、插、防、收、烘等)等统一作业服务,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打造高产高效模式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耕地用养结合、科学轮作倒茬,推广“稻—再生稻—菜”“稻—再生稻—马铃薯”“豆—稻—油菜”“稻—菌”等种植模式,稳定实现区域特色的水旱轮作、粮经轮作周年生产,促进粮油单产稳步增长、效益逐年增加,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支持粮油类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组织方式、更新升级装备,提高经营服务能力;支持服务主体围绕粮油作物整地播种、机械栽插、施肥打药、收割收获、烘干加工等关键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并推动粮油类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主体组建联合体,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油单产提升专题班,加强对粮油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记者 颜学辉)
上一篇:不要过度包装,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