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名城苏州网)
转自:名城苏州网
聚焦无人系统、eVTOL飞行器、智能传感、空天新材料四大前沿领域,打造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闭环。
8月15日,苏州常熟首个集“低空、智能、环保”于一体的标杆性低空经济产业园——长江汇融·空天之心科技港产业园正式开工。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创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
在产业布局中,长江汇融·空天之心科技港产业园还将打造低空经济数据中心、适航认证平台、试飞维修中心三大产业服务枢纽,以此破解“卡脖子”技术瓶颈,抢占低空物流、城市通航等千亿级新赛道!
汇融高科产业集团执行董事曹海啸介绍,目前已经签约的企业有15家,未来将引进近60家企业入驻,共同打造集“智造+研发+总部+服务”四位一体的空天产业生态圈。
目前,该产业园已共享适航认证服务平台与试飞申请服务;已投入1.84亿专项基金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已帮助对接超200家央企链主订单资源。
在开工仪式中,现场9家企业代表集体签约,苏州随飞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
“我们将总部设在常熟,和西安高校进行协同研发。”苏州随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琦介绍。
随飞科技成立于2024年,从事专业从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宋琦表示,将公司总部设在常熟,与当地的产业配套密不可分。
“放眼整个常熟和苏州,包括关键材料的研发、动力系统、飞控系统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比较成熟。”宋琦解释。
而优质的营商环境则是吸引随飞科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给企业量身打造工作场景,在规划设计阶段,产业园便从企业需求出发,提前做好空间设计,确保园区建成后,企业能够立即进驻办公。
“在常熟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公司还解决了融资问题,启动了先期研发工作,目前正在洽谈下一轮的融资。”宋琦表示。
长江汇融·空天之心科技港产业园预计2026年年底建成交付。近年来,常熟高新区依托苏州通用机场建设契机,以及苏州纳入eVTOL试点城市等机遇,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截至目前,常熟高新区已经引育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近25家,初步呈现了无人机产业“研发设计、核心制造、整机集成、应用服务”的集聚态势。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低空经济通过整合空域资源、市场要素和技术创新,带动低空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近年来,苏州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引领区、集聚区和先行区,全力打造“12345”低空经济发展体系。
去年以来,苏州推进低空经济产业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有21家苏州企事业单位主导参与研制81项低空经济领域各类标准,填补了我国在无人机数据接入和互通、低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标准空白。
今年10月1日起,《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条例》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飞行服务、应用推广、促进措施、安全保障六个方面精准发力,系统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5年5月底,苏州已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近500家,产业规模超400亿元全球首款机制造、电池、传感器、飞行保障、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其中,无人机整机企业40余家,并拥有全球最大的无人运输机、全球首款全域自主感知植保无人机等创新成果。
上一篇:8天!中秋国庆放假通知来了
下一篇:中国古代宴饮游戏中的“投壶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