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迎瑞:光影摆渡人,用胶片缝合两岸记忆
创始人
2025-08-17 10:21:05
0

2010年,时任台南艺术大学音像学院院长的井迎瑞教授在云南丽江偶然发现了一批上世纪的电影拷贝,如获至宝。他自费买下装满几辆大卡车的一千多卷胶片,却一时找不到安放之所。

音像文献学博士生韦怡舟

井教授曾多次受邀到厦门大学讲课,与同样有着老电影情怀的人文学院周宁院长、李晓红教授、张艾弓副教授等人一拍即合。他将电影拷贝如数捐赠给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图书馆专门腾出一层楼存放,2014进一步打造成了国内首座兼具展陈、保护、修复等多重功能的音像文献中心和电影博物馆。

抢救胶片:

修复的不只是影像,更是历史

作为台北电影资料馆前馆长,井迎瑞亲历了台湾影院数字化浪潮中老胶片被弃置的危机。“办公室堆满抢救来的胶片”,是他对那个变迁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台北电影资料馆馆长8

在厦门大学电影博物馆,井迎瑞的身份是名誉馆长,更是“匠人”。他开设影像修复工作坊,带着从本科到博士生的青年学子们,将老胶片物理修复、逐帧扫描,再以数字技术精修。目前《小兵张嘎》《东方红》《李双双》《穆桂英挂帅》《香魂女》等经典老电影已完成修复,在金鸡影展、北京国际电影节、IM两岸青年影展等平台重焕新生。

从银幕到家庭:

打捞散落的民间记忆

井迎瑞的守护不止于影院胶片。在台北松烟文创园的电影收藏家博物馆,在厦门思明南路百年老影院改造的“两岸老电影”展馆,堆满他搜集的放映机、海报、剧本、影讯、电影票……学生们称他是“拾荒老人”——那些被弃置仓库的“破烂”,经他收纳整理,拼贴成时代的证言。

他更将目光投向民间影像。近年来他带着团队举办了65场家庭录影带修复工作坊,帮民众修复、转档老旧录像,打捞被岁月冲淡的家庭记忆。泛黄的婚礼录像、模糊的童年影像经过专业修复,成为普通人最珍贵而温暖的回忆。

光影为桥:

联结两岸的“未来博物馆”

如今,井教授仍步履不停。在厦门自贸片区,一座旧片场正在被改造成融合电影博物馆、两岸创作基地的综合体。井迎瑞相信,当两岸年轻人指尖共触同一卷胶片,当断裂的光影被重新接续,照亮的不仅是过去,更是血脉相连的未来。

“透过这些文化资产的重建,我们可以看见过去,建立自信,恢复民族记忆。”

东南卫视8月18日21:13,海峡卫视8月23日21:42,敬请继续关注《我家的两岸故事》第三季,和井教授一起在流转的光影中,回望共同的故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益昌上半年营收4.02亿元同... 8月17日,新益昌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2亿元,同比下降28.3...
东软载波上半年营收5.04亿元... 8月17日,东软载波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4亿元,同比下降9.4...
广西风电装备首次出海,229件... 8月16日0时,随着最后一片长89.6米的智能风机叶片稳稳落在巴拿马籍杂货船“博润九州”轮的甲板,产...
药品分拣项目金牌诞生 银河通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8月17日,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场景赛药品分拣项目中,来自北...
京北方上半年营收23.61亿元... 8月17日,京北方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61亿元,同比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