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看发展】
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
——人行甘肃省分行推广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取得实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日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成功推动甘肃银行、甘肃省农信系统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
至此,甘肃省3家主要地方法人银行以及15家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均已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甘肃成为全国第4个实现主要银行机构接入“全覆盖”的省份。
资金流信息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建设,于去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平台旨在解决金融机构跨行共享资金流信用信息的堵点难点,建立制度化、体系化的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在充分保护中小微企业权益的同时,促进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盘活中小微企业资金流数据资产,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
资金流信息平台是如何“盘活”中小微企业资金流数据,将数据资产转化为信用价值的?
“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中小微企业重要的信用信息之一,能够全生命周期地动态反映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后,可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查询该企业资金账户的资金流信用信息,将中小微企业“数据资产”有效转化为“信用价值”,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无信贷记录和抵押物不足两大核心融资难题。
该负责人介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要求,人行甘肃省分行积极推进辖内金融机构接入应用工作,持续探索资金流信息应用模式,为我省资金流信息应用扩面增量、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筑牢信用数据基础。
前不久,甘肃银行在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后,通过“资金流信用+企业经营实景”的授信评估模式,为省内一家杂粮制品企业定制了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方案。
“在了解该企业融资需求后,我们充分考虑到企业属于轻资产运营的小微企业,缺乏传统授信所需的足额抵押物,且财务报表不够完善。因此,运用资金流信息平台,调取企业近2年的资金往来数据,包括原材料采购付款记录、产品销售收入流水、上下游企业合作稳定性等信息。”甘肃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通过调取平台资金流相关数据,我们对该企业资金流连续性、交易对手资质、经营活跃度等维度的量化分析,明确企业近2年资金往来频繁且稳定,且无异常资金波动,信用状况良好,迅速为企业制定相应的融资方案,并顺利实现贷款的投放。
兰州银行是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的首家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平台应用方面更加成熟,并基于资金流信用信息推出专项信贷产品——“兰银惠贷”,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要。
“‘兰银惠贷’创新采用三段式授信机制,通过引入资金流信用信息,以企业账户资金流及多维度数据为支撑,授信额度随企业经营数据表现动态提升,从而更精准地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兰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得益于兰州银行推出的“兰银惠贷”专项信贷产品,平凉市一家药品、医疗器械等医院专用产品供应企业成功获得480万元的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采购资金短缺问题。
“我们在确认企业无有效抵押物情况后,通过资金流信息平台调取分析该企业完整的资金流信用信息交易记录,认为该企业信用良好、履约付款正常,迅速为企业配套了相应融资方案,并快速实现放款。”兰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将根据企业资金流信息数据,适时调整企业授信额度,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2.65万笔;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促成企业授信1431户,累计贷款38.17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征信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将持续深化资金流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积极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快构建资金流信用信息深度应用机制,不断创新研发资金流数据信贷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让更多金融“活水”更加顺畅地流入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白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