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婷)8月11日,铜川书画公园全体党员干部走进耀州火亭子“非遗”传承基地,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在“非遗”文化中感悟历史底蕴,汲取奋进力量。
耀州火亭子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清末,是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社火表演形式。它集绘画、造型、纸扎工艺于一体,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匠心与智慧。
活动中,大家在耀州火亭子传承人胡民才的带领下,近距离观赏了火亭子的精美展品,详细了解了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从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到色彩斑斓的装饰图案,从复杂精巧的骨架结构到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大家无不被这门古老技艺的魅力所折服,深刻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在胡民才的指导下,大家体验了“简易裱糊”的过程。用白纸为半成品小骨架“穿衣”,在粘贴、裁剪的过程中,更直观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只有亲手做过才明白,非遗不只是展品,更是需要一代代人动手接续的责任。”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场精神淬炼之行。铜川书画公园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火亭子等本土非遗的匠心与底蕴融入日常工作,通过丰富园区活动内容、增设体验环节等方式,让传统技艺在文化惠民中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