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新闻网)
转自:安徽新闻网
水运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广、更深的境界,近年来,内陆地区竞相发力内河航运,力图打破地理桎梏,以水运通道的升级,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激活区域经济。
皖北传统农业大县怀远县,提出打造“皖北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志在唤醒“航运基因”,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怀远凭什么?这要从其历史和地理位置说起。
怀远地处淮河中游,境内淮河干流及涡河、茨淮新河等九条河流纵横交错,形成天然水运网络。
过去,怀远渔民以舟为家,不少从事水上运输,在浪涛中艰难讨生活。借力长三角与沿海地区经济腾飞的东风,他们互相“传帮带”,到长江、沿海甚至远洋跑船拉货,逐渐形成航运家族,完成了从“讨生活”到“闯市场”的跨越。
这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随着江淮运河全线贯通,安徽也在大力部署高质量打造江淮干线水运大通道,推动沿线港口优化协同、航道扩能升级联网,为怀远等皖北地区借水运促振兴带来重大契机。
在此背景下,怀远县组建航运商会、抛出政策“礼包”、试运营综合服务大厅……一系列举措瞄准制约这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短板,通过完善营商环境,打通关键环节,助力航运产业快速发展。
从淮河渔家的摇橹声,到新能源船队的汽笛鸣响,在这场从“靠水吃水”到“因水兴业”的转型中,怀远县世代相传的“弄潮”精神,正悄然转化为县域发展中独具特色的产业动能。
航运基因
“在怀远航运商会推动下,500万元贷款全部到位,接下来我们能安心建新能源船了!”近日,安徽众恒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恒大正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新船设计工作,这家拥有深厚航运根基的企业驶入绿色转型的快车道。
何恒大的家族,是怀远航运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其祖辈在淮河上摇橹拉纤,依靠小木船白手起家;父辈奋力前行,将船队升级为水泥船;1997年,17岁的何恒大随父闯荡上海滩,从一船船粮食运载起步。历经艰辛与汗水,业务版图拓展至长江及沿海,航线北抵大连、南达广西,承运货物也升级为大型设备、铁矿石等。
如今,众恒航运已拥有5艘共1.7万载重吨现代化船舶及30余名船员,成为地方航运业的中坚力量。“今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新建一支新能源船队,专门服务于长江流域的货物运输。”何恒大说。
位于皖北平原的怀远县,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淮河、涡河穿境而过,形成天然水网。历史上,龙亢、河溜等沿河古镇舟楫往来,商贸繁荣。抗战时期,当地船东更无畏风险为新四军提供交通便利。
汤汤淮水,奔腾不息。一支支怀远船队劈波斩浪驶向更广阔的长江、沿海乃至远洋。目前,怀远县已集聚航运企业118家,运营船舶1502艘,总运力435.9万吨,航运企业数、船舶数、载重吨数均居安徽县域前列。
“县域发展竞争激烈,航运业就是怀远竞逐未来的关键赛道。我们正全力唤醒深植于血脉的‘航运基因’,立足水系资源与航企规模,因地制宜推动航运业向高质量跃升,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怀远县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县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航运服务生态:健全政策体系,强化财政引导,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同时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航线广、技术先进、抗风险能力强的航运龙头企业,打响“怀远航运”品牌。
金融活水
走进怀远县航运政务商务综合服务大厅,金融、税务、保险等窗口井然有序。“过去换个证都要专门往市里跑,现在县里能代办,我们省事多啦。”怀远县国燕航运有限公司财务人员王曼说。
“怀远大部分航企都是家族式企业,普遍面临办事远、管理散、融资难等‘成长的烦恼’。”怀远县交通局安全办主任宋阁告诉记者。根据安徽省的相关规定,地方上的内河海事业务只授权地级市(设区的市)办理,“为了让企业‘少跑腿’,我们今年6月试运营服务大厅,专门为航运企业提供代收转办、远程协办、专人代办等服务,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实现了内河海事业务‘统一受理、就地出证’,内河船舶登记、企业注册、法律咨询等数十项业务高效集成”。
融资困境,曾让众多航企犯难。在长江中下游拼搏10多年的安徽省怀远县远顺航运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德双对此深有感触:“融资是近几年发展的最大痛点。”老钱从一叶水泥船艰难起步,如今拥有80多艘各类船舶,与鞍钢等建立稳定合作,业务足迹远至迪拜,却困于回款周期长、融资渠道窄的窘境。
去年11月,在怀远县举办的“亲清有约·政企恳谈会”上,远顺航运发展的痛点被摆上桌面。钱德双现场反映困境后,经多部门联动协调,成功获批一笔贷款。“有了这笔资金,船队绿色升级的步子才能迈出去!”老钱激动地表示。
让企业“贷得到、贷得快”的背后,是一套多层次的金融支撑体系在发挥作用。去年成立的怀远航运商会成为打通“银企鸿沟”的桥梁。“此前贷款上限1000万元,审批耗时近两个月。”安徽顺港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昌云说,在商会牵线助力下企业获批2000万元贷款,填补了增购集装箱船的资金缺口,“现在额度最高能到5000万元,审批更快,对企业壮大太关键了”。
围绕信贷、营商、法律服务等方面,怀远县还推出若干措施,特别设立2亿元“白名单”授信资金池,专门为航运企业提供低至3.1%、最长10年的船舶抵押贷。今年上半年,该县航运贷款余额已突破11.59亿元,同比增长93.4%。
“金融活水不断滋养,航运企业才有搏击风浪的底气!”怀远航运商会会长符布山说。该县还将研究制定船舶新增运力贷款贴息政策,拟对符合环保、安全标准的新建船舶按比例贴息。
破解“成长的烦恼”
今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相继出台《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内河航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场需求与政策暖流交汇,航运业迎来新机遇,沿江沿河城市纷纷抢滩‘通道经济’。”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怀远航运业来说,要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胜势,仍面临多重现实挑战,“比如航道等级偏低,港口物流服务能力不足,绿色低碳背景下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成本增大。有效克服这些障碍是实现潜能转化的关键”。
为应对挑战,怀远县正加速布局基础设施提升和人才支撑:依托淮河干流、涡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4条航道,提速升级2.4公里港口岸线规划,稳步推进龙亢作业区、临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年内将启动航企管理人才赴上海、南京等地专业轮训,并计划与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共建“皖北航运管理委培班”,依托职教中心培育本土应用型人才,为家族式企业现代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我们还在积极向上争取皖北航运要素大市场落地,引导‘资金流、业务流、数据流、人才流’及上下游产业链高效汇聚、循环增值。”怀远县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未来还将充分发挥涡淮过境、引江济淮工程、蚌埠滕湖机场及高速路网、大宗商品集散(如糯稻)等叠加优势,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以产业壮大航运,以航运反哺产业,全力打造“皖北航运中心”,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从经营主体自身发展来看,要想做大做强,亟待主动变革以适应市场变化与行业趋势。越来越多的怀远航运企业正积极创新运营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商加速转型。石昌云将业务版图延伸至船舶制造领域,显现出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的雄心。而钱德双公司则通过与江苏太仓港合作运营“太申快航”“苏州港内穿巴”等水上公共驳运快线以及提供船舶租赁服务,精准响应市场多样化需求。
“航向已明,风帆正劲。内外合力托举,我们期待可以航行得更远。”钱德双说。
(本报记者 孙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