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周志斌 张志炜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南太湖新区龙溪街道获悉,3年来,该街道累计盘活存量土地超4000亩,落地项目投资超100亿元,其中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9个,技改项目17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直以来,该街道坚持因地制宜,以“内生挖潜、精准施策、项目组团”三大策略为抓手,灵活运用多种市场化盘活模式,充分释放存量空间,满足多元产业发展需求。“在盘活存量的过程中,我们摒弃‘一刀切’式改造,通过内生挖潜将‘低效地’变‘聚宝盆’。”龙溪街道介绍,针对效益好的龙头企业,重点引导其通过增资扩产、技术改造等方式整合低效地块。
湖州久立永兴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三期项目,是龙溪街道创新实施“政府协商收储+协议置换”机制的典型案例。街道仅用30天便完成亿升装饰地块收回工作,同步整合周边边角地,累计盘活土地约30亩,用于建设年产9500吨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亩均产值可达600万元,较整合前提升3倍,实现产业链延伸与土地效益倍增双重目标。
同时,面对政府收储闲置地的历史遗留问题,该街道推出“分步搬迁+责任豁免+政策适配”组合策略。针对辖区浙江国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0吨高端半导体封装材料产线的扩产需求,街道精准对接、高效盘活其周边31.7亩闲置地块,与企业原有厂区连片整合,显著提升集群效能。
此外,针对因企业无力开发或经营不善导致的整宗低效用地,该街道创新探索分割转让机制,通过“政府协商收储+精准组团招引”模式,系统盘活存量空间。原湖州客车厂地块占地100亩,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街道收储后打破整宗出让传统,分割地块后,分别引入鼎盛容器和嘉合高分子2个3亿元以上优质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8亿元,亩均税收较原来提升8倍,成功打造“一宗土地、双项目赋能”的存量盘活标杆。
龙溪街道表示,将继续以“存量变革”激发“增量崛起”,持续优化市场化盘活机制、强化政策精准供给,进一步释放土地资源效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