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济”构成新消费热点
创始人
2025-08-17 07:21:09
0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龚思雨

  通讯员 吕丽静 崔洪洁

  凌晨4时45分,海盐潮音阁观景台的风还带着凉意,95后杭州设计师小林已经举着手机站了20分钟。镜头里,天际线正酝酿着橘粉色的光晕,他手里攥着一块刚买的尺糕,咬下一口时,恰好捕捉到第一缕金光跃出海面——这一幕被他实时发到朋友圈,配文:“为凌晨的夏日浪漫埋单,值!”

  这个夏天,在海边、稻田、民宿里,像小林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追日出、吃尺糕、撸萌宠,看似在消费风景与服务,实则在为“治愈”“仪式感”“社交认同”这些看不见的情绪埋单。Z世代正成为“情绪经济”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清单上,“开心”“共鸣”“独特”成了比价格更重要的选项。

  Hehson财经公布的《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2013年以来,情绪消费相关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预计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从匆匆过客到心心念念

  据了解,海盐的“日出经济”持续激发文旅活力,去年累计接待观日出游客204.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这份数据的背后,正是情绪经济在持续发力。游客们追逐的不仅是天际线那一抹金色的曙光,更是在快节奏生活中对治愈时刻的渴望、对浪漫与诗意的向往。

  “现在的客人不只是来住宿,更希望获得健康和放松。”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木心居酒店创始人林琳琳表示,该酒店正瞄准“疗愈经济”,这也是情绪经济在服务领域的延伸。走进通元镇丰义村,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坑已蝶变为碧波荡漾的月湖。村民沈金泉感慨:“以前矿车轰鸣,现在周末停车场都不够用!”

  林琳琳说:“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住一晚,更是为了那份体验我们民宿的房间设计都充满乡村特色,还推出了农事体验、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让游客能深度感受乡村生活。”这些活动让游客在享受乡村宁静的同时,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来自上海的游客唐女士表示:“在这里住上几天,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夏日的望海荷花池,粉荷碧叶间,游客卸下都市疲惫,享受自然疗愈。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景区将螺钿制作、糖画绘制等传统文化体验融入美景,搭建情感共鸣桥梁。“孩子做糖画时特别兴奋!”张女士表示,亲子互动既满足了寓教于乐需求,又增进了亲情,将美好体验转化为消费,“美景+文化+体验”正成为望海荷花池发展情绪经济的新路径。

  海盐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超君表示:“最近,为了契合年轻人的浪漫心理,在重要节假日期间,我们会在观海园提供互动装置,便于年轻人打卡日出拍照上传社交媒体。”

  从“买东西”到“买感觉”

  在情绪经济的驱动下,海盐文旅产业积极探索供给侧创新,将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本转化为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为丰富游客体验,南北湖景区精心打造的“澉川诗梦”活动以“诗画共舞”的形式,将诗歌意境与山水风光巧妙融合,立体展现宋代澉川的历史风貌与文化盛景。宋代服饰巡游快闪、《说书人》戏剧表演、双人情感舞蹈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沉浸式感受。

  针对“日出经济”的火爆,海盐顺势推出非遗美食体验、打卡互动装置等项目,将游客对日出的期待转化为深度的情感体验,把瞬间的感动沉淀为可带走的文化记忆,实现了从“看日出”到“为情绪买单”的消费升级,让“日出经济”成为情绪价值变现的生动范本。海盐尺糕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尺糕西施”王小丽说:“我们独创了果蔬口味尺糕,通过改变尺糕的外形、口感,在传统尺糕中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使它更为年轻人接受和喜爱。”

  “这里不只是一间咖啡馆。”在海盐望海街道荷花池景区的美学咖啡馆,95后店主陶一帆正忙着为客人的柯基犬准备生日蛋糕。“我们希望构建综合性休闲场景,让顾客既能品尝醇香咖啡,又能尽情享受撸猫逗狗的治愈时光。”这种模式,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新型社交空间的需求,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当代人情感陪伴与放松需求激增,“情绪经济”借宠物场景爆发。海盐萌宠经济中,美学咖啡馆里“铲屎官”围炉煮茶看宠物嬉戏,智能喂食器、高端猫粮成“家人”标配,“宠物+”模式构建起治愈社交空间。

  不仅如此,近日,南北湖景区首个萌宠与露营相结合的亲子游玩空间——南北湖·小鹿营地正式开放。这片被青山环抱的草坪上,梅花鹿、羊驼、矮马、迷你羊……漫步其间,游客可以亲手投喂胡萝卜,看小鹿用湿漉漉的鼻尖轻蹭手掌,瞬间治愈“情绪内耗”。

  “好多家长会带着孩子蹲在鹿群里拍照,孩子咯咯的笑声和小鹿的轻鸣混在一起,这种自然互动带来的快乐特别纯粹。”营地负责人介绍。这种“萌宠+情感寄托”的模式,让亲子家庭在喂养、拍照、写信的过程中,完成从“打卡游玩”到“情感联结”的体验升级。

  “我们鼓励将情感体验与海盐的山海资源、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苏佳欢介绍道。

  热闹背后:情绪经济要避“虚”就“实”

  当“情绪价值”成为消费决策的核心变量,情绪消费的未来图景正沿着“即时反馈—情感稀缺—代际共振”的逻辑展开。这种趋势暗合了当代人“通过消费直接获取结果”的惯性——就像买了书不看也觉充实,放眼整个消费领域,情绪与情感的驱动力,正构成新消费热点。

  情绪消费何以成势?以注重自我感受和个性表达的Z世代为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占有,而是更加向往认同感与情感连接,愿意为情感共鸣和精神愉悦付费。抽盲盒时的悬念感、惊喜感,手作体验过程中的互动感、成就感……这些情绪上的获得感,是驱动消费行为的动力所在。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情绪消费代表了一类极具潜力的消费升级方向。

  “在喜欢的东西上花钱,算是‘精神维护费’。”恰如99元的LABUBU盲盒,消费者为“拆盒瞬间的惊喜”支付的,本质是对“轻量级快乐”的即时满足。

  海盐文旅的创新者们深谙“人造稀缺性”的商业密码。在丰义村木心居酒店,175间客房被刻意设计为“低密度山居”,实则是用“都市人难以触及的田园生活”构建稀缺场景。这种逻辑与POP MART的盲盒如出一辙,本质都是通过限定参与资格、强化专属感,将山海资源转化为群体共识下的“情绪通货”。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茅台’。”对Z世代而言,“茅台”或许是矿坑悬崖边的早餐,是凌晨4点为日出排队时买到的热乎尺糕,是沈荡老街写着你姓氏的那瓶黄酒。

  然而,情绪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商家对于情绪价值的理解还较为肤浅,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在一些景点周边,售卖的纪念品多为千篇一律的动漫玩偶、普通风景画等,缺乏与当地文化、情感深度结合的特色产品,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情绪消费需求。

  此外,从整体规划来看,情绪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还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推动情绪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正如海盐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正着力解决文旅产品同质化问题,深挖海盐本地文化,推动多产业融合,构建紧密的协调机制。”

  “数字化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游客随时随地感受海盐的魅力,为情绪消费创造更多可能。”海盐海利开元酒店前台负责人表示。精准洞悉人们内心的“情绪褶皱”,以更多巧思和匠心推出具有人文内核和情感内涵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经营主体抓住情绪消费机遇的制胜之道。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说,“情绪价值已成为文旅市场的新引擎,年轻游客更愿意为‘故事感、生活感、共鸣感’埋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市学习十...  防城港市老科协召开理事会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月6日上午,防城港市老科协召开二届十一次理事...
最新或2023(历届)促进农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最新或2023(历届)〕78号...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篇一:  6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
中央宣讲团在疆宣讲十八届五中全...  按照中央统一安排,8日上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我区举行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两岸231名跆拳道选手在榕竞技 两岸跆拳道精英在竞技环节比拼。记者 郑帅 摄 16日上午,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