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故事(14)|哈军工和哈医大的守望相助
创始人
2025-08-17 06:46:05
0

“哈军工”筹建初期,有来自西南、华东及朝鲜前线的数千名干部、战士、职工和家属,为了解决住房的急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卫生部将哈尔滨医科大学(简称“哈医大”)的校舍移交给“哈军工”使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著名的一所医科大学,当听说要搬离熟悉的校园,但新校舍还没有着落时,大家思想上有些犹豫,行动上有所迟缓。政务院派出检查组,向哈医大领导和教职工讲清楚建立“哈军工”的重大意义,帮助大家转过了思想弯子。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党委书记在大会上进行思想发动:“个人的困难、局部的损失,在国家安危面前算得了什么?让出家园,就是为新中国铸剑!”校园的墙壁上张贴着“完成搬迁任务,为国防建设作贡献!”、“顾全大局,克服困难支持解放军办学!”等宣传标语。

1952年10月中旬,陈赓院长主动登门拜访哈医大,向迎接他的哈医大校长和党委书记说明来意:我今天登门拜访,一是表示感谢,二是表示歉意。陈赓接着说:根据朝鲜战争的形势发展,中央决定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把我们这所学院选址在文庙街一带,一下子就把你们学校的房子占了,大冬天的让你们搬家,新校舍一时又没建起来,弄得你们四处“流浪”,我真的对不起你们。校长连连摆手说:陈院长,你可别这么说,我们能为军工的建设助一臂之力,还感到光荣呢!陈赓说:你们不仅仅是光荣,还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立了头功,我们将尽快从中央下拨的基建经费中拿出足够的额度来,作为哈医大征购土地、重建校舍的费用。你们迁校后有什么困难,请以实相告。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去协调,把重建工作搞快一点。陈赓将心比心的坦诚之情和肺腑之言,让哈医大领导深受感动。全校上下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加快了搬迁速度,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全部腾空文庙街两侧4.7万平方米的校舍。

“哈军工”图书馆阅览室文庙大成殿(原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952年移交学院)

陈赓这次登门拜访,还详细询问了哈医大搬迁面临的困难情况,为了不中断附属医院的门诊业务,让出了哈尔滨市政府借给“哈军工”使用的原鲁迅艺术学院和摩托车学校的校舍,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陈赓还要求李懋之,尽快落实,决不能影响哈尔滨市民看病。几天后,陈赓又带领徐立行、沈正功等人一起踏勘哈医大选定的新校址,关心位置是否便利,询问地质条件、规划布局,主动提出可以协调“哈军工”的建筑力量给予支援,确保新校舍的建设质量和进度。

图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移交给学院的致知楼,该楼原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学楼。

哈医大搬迁,是新中国建设初期局部服从全局、小我成就大我精神的生动缩影。陈赓的登门致谢与倾力相助,展现了共产党人知恩图报、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这份在冰城寒冬中结下的情谊,不仅保障了“哈军工”的顺利奠基,也深深镌刻在两校的历史记忆中,成为一段守望相助的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航天员碰到问题可问“悟空AI” 中国空间站首次应用验证大模型技术 航天员碰到问题可问“悟空AI” 8月1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
“普特会”未就俄乌停火达成协议   据新华社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会晤,双方对...
台风“杨柳”路径调整,直指台、... 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沿着副高南侧边缘向西移动,强度有所增强。13日下午到傍晚将登陆或擦过台湾岛北...
外媒:俄向乌提出领土要求作为停... #特朗普称美准备为乌提供安全保障#【外媒:#俄向乌提出领土要求作为停火条件#】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表...
南安首个乡镇慈善协会在东田成立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肖蔚男 实习生 何欣 通讯员 黄钊伟) 15日上午,南安市东田镇慈善协会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