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
创始人
2025-08-17 03:03:56
0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

穿越百年时光 触摸船政记忆

福州马尾,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百年船政的辉煌与沧桑。继上周“二探”船政文化园区后,15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组织小营员“三刷”船政夜研学,通过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探访船政工业遗址、观看《最忆船政》体验剧等活动,沉浸式感受船政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研学之旅中,小营员们以笔为媒,记录下船政精神的时代回响。

船政文化博物馆 回望百年风云

船政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名片。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座以船政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文物、文献与影像资料,系统展现了1866年船政创办后的发展历程。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了解船政人物。

“爱国 科学 创新 图强”——博物馆一楼墙面上的醒目大字,概括了船政精神。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由此开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海军建设与航空事业的先河。小营员们驻足“船政初创”“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海军”等展区,紧跟讲解员的步伐,细细品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第一艘钢甲军舰‘平远’号,都诞生在这里!”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小营员们了解到,船政不仅创下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第一”,还培育出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大批近代杰出人才,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博物馆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珍贵文物——从船政学堂的课表,到早期造船工具,再到海军将领的佩剑,都让小营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船政工业遗址 触摸历史温度

离开博物馆,小营员们前往保存完好的船政工业遗址。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如今仍留存着铁胁厂、轮机车间、绘事院等历史建筑,静静诉说着过往。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走进铁胁厂,置身百年前工作场景。

铁胁厂是当年制造船体骨架的核心区域。小营员们望着高达十余米的钢铁构架,不禁想象百年前工人将一根根铁条锻造成船舶“脊梁”的场景。讲解员介绍,铁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采用全钢结构造船的车间,标志着中国造船业从木壳船向钢铁战舰的关键跨越。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参观“甲型一号”模型,了解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制造过程。

铁胁厂外,“甲型一号”模型昂首挺立。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小营员们了解了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的制造过程。

建于1867年的轮机车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建筑之一。巨大的铸铁立柱、斑驳的机床设备,无声诉说着当年的生产盛况。

在绘事院,小营员们参观了当年技术人员绘制船舶图纸的工作环境。这里曾诞生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的蒸汽舰船,不仅见证了近代中国“师夷长技”的实践历程,更彰显了船政先驱们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精神。

“这次研学让我深入了解了船政历史,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先辈们爱国图强的精神太让人震撼了!”小营员胡恩皓感慨道。

《最忆船政》剧场 感悟船政精神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观剧前,在《最忆船政》宣传板前集体合影。

傍晚,小营员们观看了中国首部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该剧融合光影、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将漫长的船政历史浓缩进70分钟的演出中,带领观众追寻中华民族向海图强梦,领略船政精神。

剧中,马尾造船的工匠、船政学堂的学子、海战的将士……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小营员们深受触动。当剧情演绎到海战将士英勇殉国的片段时,不少小营员眼眶湿润。

与传统剧场不同,该剧的打开方式是现代的、立体的。数字化技术叠加移动式观众席,打破剧场的纵深局限,还将秀美的闽江变成了实景舞台,让人心潮澎湃。

“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小营员林淑媛的妈妈全程陪同,她深有感触地说,“船政精神不只是历史记忆,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为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爱国情怀提供了特别好的平台。”

船政学堂创作 传递船政薪火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三刷”船政夜研学船政学堂上课,学习写作技巧。

研学结束后,何捷名师出版工作室成员、福州市钱塘小学老师吴振芬,在船政学堂的前学堂指导小营员们写作。

吴振芬老师结合此次研学经历,建议小营员们按游览顺序进行写作,注重用连接语实现自然过渡,通过“景物描述+感受表达”的方式,呈现看到的景物、景物的样貌与游览的心情。“介绍景点时,可适当加入形容词、修辞手法和个人经历,让文字更生动,也让读者对景点更有印象。”她还分享了写作技巧:开篇可直接点明游览时间、地点,或写下最深的初印象;结尾呼应景点特点,同时表达个人感受与收获。

随后,小营员们围绕游览路线、船政历史、船政精神、个人感想等展开创作,写下精彩的片段:

“看完《最忆船政》演出,我心中早已填满了对船政的自豪与骄傲,同时对祖国更加热爱。”

“船政文化丰富,历史悠久。它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自强之道的实践产物,承载着追赶世界、捍卫海权的梦想。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只为中华之崛起。”

“船政精神已然刻在我心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要燃强国梦想,做有为少年。”(记者 赵铮艳 周桃茂/文 石美祥/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高新区与中国微循环学会签约... 日前,为进一步加强福州高新区与中国微循环学会交流合作,助力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由“科创中国”生物医...
打好特色产业牌 奏响乡村振兴曲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南宁市扎实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新就业群体及困难家庭子女暑期有...   邕江边,身着红马甲的“小志愿者”认真清理垃圾,践行环保理念;社区活动室里,孩子们在非遗代表性传承...
这些闽清企业获得市级表彰→ 这些闽清企业获得市级表彰其中福州市人民政府表彰15家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表彰19家详细内容如下福州...
关于记者节的祝福语句子 记者节... 1、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因为记者朋友们的存在,社会才彰显的更加丰富多彩。记者节,祝福天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