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自国内头部短剧制作公司听花岛和点众科技相继发布针对“Reelshort侵权”的声明,已经过去十天,而在这期间,“海外短剧《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3个月狂收1.5亿美元”确认为假消息。从被抄袭到假短剧,我们自信满满的“短剧出海”,或许正在面临最为困难的成长期。
国产短剧被海外平台抄袭?
4部涉事短剧依旧在线
7月25日,点众科技、听花岛两家公司在同一日剑指ReelShort。
在点众科技、听花岛的声明里,ReelShort未经许可发布侵权剧集,点众被侵权的短剧包括但不限于《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女王》《尊老爱幼》,听其声明中,《卖菜大妈竟是皇嫂》《冷面小叔宠嫂无度》被该平台一比一抄袭。
点众发布的维权声明8月5日,记者发现ReelShort被听花岛点名的两部短剧《The Seamstress ls The Duchess》《Mated to My Brother-in-Law Alpha》已经下架,而事关点众的《Don't Miss Me When I'm Gone》等四部短剧,依旧在线。
2022年8月份,中文在线在海外的参股公司枫叶互动,推出了ReelShort项目,一年后,它的下载量曾一度超过TikTok。
从改编剧、译制剧,到自制短剧,盛产“狼人、霸总”的Reelshort成功抓住美国用户,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海外短剧第一平台。
面对国内两大文化公司的声明,ReelShort创始人贾毅此前在采访中说,“这个世界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是正确的。我们要相信法律。单纯的口(水)战是对公众资源的浪费。专注我们自己的事业,相信法律。”
听花岛方面在近期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对ReelShort的起诉还在准备材料阶段。而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此前也强硬表示,“花多长时间、多大代价都得去打这场官司。”
漂洋过海打官司,维权成本极高,但两家公司一致表示,再难也要维权。
听花岛声明中晒出的被侵权画面。造谣“短剧破亿”神话
为何会被大家相信?
抄袭的事儿还没翻篇,国内突现一则与短剧相关的消息,“海外短剧《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3个月狂收1.5亿美元”,夸张标题和巨额数字,仿佛让国内观众回到短剧创下暴富神话的时刻。
网传图片但大家都忽略了这则消息来自海外,网上只能找到由AI图片或其他视听节目片段组成的视频,关于正片内容却毫无痕迹。在溯源还没完成的时候,消息已经在国内疯传,两天后,终于找出源头:该消息由国内一个自媒体平台杜撰,但经其他平台转发后,形成可以互相印证的“交叉信源”。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爆款短剧,就是无底线的猎奇。
“这个短剧标题,一看就很有国内的‘霸总爱上我’味道,虽然有点离谱,但短剧本就很神奇,接受度早就练出来了”。有着三年短剧观看经验的用户小康告诉记者。从他的回答中,我们或许能感受到,短剧出海,本就带着国内的爽文底色,把身份换成国外流行的“狼人、吸血鬼”,讲述霸总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
越爽越能博眼球。正是这种被大家习以为常的“爽文逻辑”,我们才会降低对国外爆款剧情是否合理的判断力。
你出海,我出海
提升创新能力仍是王道
短剧出海,从一开始的文化强势输出,到如今的抄袭与假剧闹剧,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正是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创新能力问题。
国内爆款短剧被复制,早已不是新鲜事。
这边刚有两位蛇女争着为龙王生蛋,那边的狐族也开始孵化最强幼崽。一段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创业故事火了,马上就有大量回到90年代的雷同短剧出现。
听花岛此前就经历过《家里家外》在国内被抄袭的事情。
海外短剧的发展,也难以避免这些。根据点点数据、短剧自习室等平台统计,目前,全球约431个短剧应用,内购收入前50名应用中,41个是中国出海的短剧产品,占比超80%。
不论国内国外,竞争带来更多的创新要求。同质化内容使得观众审美疲劳,猎奇、复制便随之而来,而想走捷径的,则会选择抄袭爆款。
这是短剧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阵痛期。
点众和听花岛在国外的维权还在继续,国内的无底线短剧也在不断被整治。在头部短剧公司不断提高行业上限时,观众的审美力和判断力也势必会同步提高,届时,那些依靠抄袭、复制的创作公司将面对越来越窄的生存空间,劣质且离谱的短剧,也将会被观众所抛弃。
上一篇:石宏:直-10对“黑鹰”,相当于堵笼子抓鸡——手拿把掐
下一篇:永臻股份A股股东户数减少64户降幅0.32%,流通A股户均持股7116.14股增幅0.32%,户均持股市值14.79万元降幅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