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小博士)
消息面,机器人MIM(金属注射成形):Figure 03大量使用,Tesla V3值得期待 # MIM工艺有何优势? MIM结合了粉末冶金和注射成形的优点,具备大批量、高效率成形的特点,能够生产高精度、高强度、高耐磨、高耐腐蚀、高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且成本较低。
机器人板块资金涌向新变化+新工艺+新材料,包括机器人轻量化。金属注射成型(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一种结合了塑料注射成型和粉末冶金技术的先进制造工艺,用于生产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机器人产业对零部件的轻量化、高精度和耐用性要求极高,而MIM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MIM有望成为继PEEK之后,机器人产业链上新的轻量化重点技术。
A股MIM(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概念股核心优势与投资逻辑梳理
一、东睦股份(600114)
核心优势:
全产业链技术布局
:国内粉末冶金行业龙头,整合PM(粉末冶金)、MIM(金属注射成型)、SMC(软磁复合材料)三大技术,覆盖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链条。
高端应用突破
:折叠屏铰链市占率超50%,新能源车电机软磁材料绑定特斯拉、博世等头部客户,子公司小象电动的轴向磁通电机转子良率达98%,直接供货特斯拉Optimus关节电机及智元、宇树机器人。
客户资源壁垒
:深度合作苹果、华为等消费电子巨头,协同研发能力强,2024年MIM业务营收近20亿元。投资逻辑:受益新能源车轻量化与消费电子折叠屏渗透率提升,机器人核心部件量产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二、统联精密(688210)
核心优势:
精密制造能力
:专注高精度MIM零件,工艺水平行业领先,产品应用于折叠屏铰链、智能穿戴设备,客户覆盖苹果、亚马逊、大疆无人机。
产能扩张与新兴领域
:2025年MIM产能扩至1.2万吨,新增产线聚焦人形机器人微型连杆、智能眼镜铰链等AI终端设备。
技术协同
:融合MIM与CNC工艺,医疗器件精度达0.01mm,大疆无人机核心结构件核心供应商。投资逻辑: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叠加人形机器人量产,非消费电子业务占比提升驱动业绩弹性。
三、精研科技(300709)
核心优势:
全球技术龙头
:折叠屏铰链组件良率95%,医疗机器人关节模组批量供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齿轮送样验证。
多领域渗透
:消费电子(苹果、三星、华为)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新能源车零部件营收占比提升至30%。
成本控制
:自动化产线+垂直整合,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投资逻辑: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加速提升,医疗与汽车电子增量市场打开长期空间。
四、美湖股份(603319)
核心优势:
铜加工技术领先
:高精度铜板带材性能行业领先,覆盖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客户供应链粘性强。
机器人布局
:自研谐波减速器(柔轮、刚轮)年产能5万套,外骨骼机器人关节模组批量供货,切入女娲创造陪伴机器人场景。
成本优势
: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铜材议价能力突出。投资逻辑:5G基建与新能源需求增长,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加速。
五、华升股份(600156)
核心优势:
技术协同
:子公司英捷高科为国内MIM最早研发企业,掌握钛合金注射成型技术,专利402项,产品覆盖折叠屏铰链、医疗器械。
智算中心拓展
:2025年拟收购易信科技,切入智算中心赛道,客户包括三大运营商,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投资逻辑:消费电子高端化+算力需求爆发,双主业协同增长。
六、海昌新材(300885)
核心优势:
精密齿轮技术
:全球仅三家具备0.2模数齿轮量产能力,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基座核心供应商,小模数齿轮精度达ISO 4级。
客户覆盖广泛
:博世、史丹利百得、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电动工具业务全球市占率18%。投资逻辑:机器人灵巧手需求爆发,齿轮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七、明阳科技(837663)
核心优势:
汽车座椅龙头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MIM零件用于座椅调角器、滑轨,客户覆盖大众、宝马、比亚迪。
高温性能突破
:耐300℃高温MIM件适配机器人关节,2025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5%。投资逻辑:汽车轻量化+机器人高温部件需求,技术差异化优势显著。
八、屹通新材(300930)
核心优势:
上游材料龙头
:雾化铁粉市占率民企第一,适配特斯拉齿轮箱送样测试,单台机器人价值量800元。
软磁材料布局
:2.5万吨铁硅/铁硅铬粉项目投产,覆盖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感场景。投资逻辑:MIM上游材料国产替代,新能源场景打开增量空间。
九、悦安新材(688786)
核心优势:
超细粉体技术
:羰基铁粉全球市占率超40%,研发2000MPa高强钢粉末,适配折叠屏铰链、微型轴承。
客户覆盖高端
:间接供货华为折叠屏铰链、特斯拉车载传感器,喂料产品适配智元机器人。投资逻辑:消费电子高端化+机器人轻量化,材料端技术壁垒决定议价权。
行业投资主线总结
技术升级驱动
:MIM工艺在机器人关节、折叠屏铰链等场景替代传统加工,精度提升30%以上,成本降低40%。
人形机器人
:单台价值量3000-5000元,特斯拉Optimus、智元等量产加速。
消费电子
:折叠屏手机渗透率突破20%,铰链MIM件需求年增50%。
新能源车
:电机轻量化、传感器微型化推动MIM齿轮/转子需求。
国产替代逻辑
:高端粉末、喂料技术突破,打破海外垄断,毛利率有望提升至30%+。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