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金新闻 | 打通适应气候变化“最后一公里”难在哪里?
创始人
2025-08-06 21:40:58
0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刚过去的7月,陕西、山西、吉林、辽宁、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区)平均气温刷新有记录以来最高纪录,全国也迎来有观测以来最热的一个月份。与此同时,极端天气气候相伴而来,在河南周口,高温实现“全勤”;在安徽,降水为历史同期最少;在北京,强降雨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各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环节仍然暴露了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不禁让人反思,适应气候变化从国家到省级,相关政策和行动体系已加快构建,但适应气候变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何依然存在不少堵点和痛点?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认识上“温水煮青蛙”。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已显著升高,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变暖并不同步。而且通过器具观测得到的结果与每个人的感受并非一致,年度尺度上的体验感也淡化了升温认识,甚至中间还有一些极寒事件。这种感受和认识上的局限性直接限制了各层级各方面适应的速度、力度、广度和深度。

归因检测难度较大。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自地球形成气候系统开始就一直存在。对于当前的气候变化,需要识别哪些变化、哪些极端事件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与常态不同的,哪些需要采取额外或者增量措施来适应。这就需要通过归因检测来进行识别。但目前,国内外归因检测在空间分辨率、时效性、精准性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局限,这不利于对气候常态与气候变化状态进行区分和差异化适应。

人们身边的信息和气候适应工具不足。一方面,“数字鸿沟”之下,风险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人们难以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气候适应工具的开发和普及严重滞后,导致很多人面对极端天气气候时手足无措、准备不足。

自20世纪90年代开启全球气候治理议程以来,应对气候变化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在加快温室气体减排的同时,适应气候变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先后发布两版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制定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全面推动省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两次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适应气候变化明确了思路、提供了框架、搭建了平台。面向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的目标,要在全面强化市县适应行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打通适应气候变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从政策行动迈向全面全民行动。

提升公众科学认知。直面气候变化“温水煮青蛙”问题,避免全球性、全国性气候变化数据不够细致,强化公众气候变化感知。推动开展分布式气候变化研究,深入挖掘当地气候数据、变化元素,实现气候变化基于本地化的显像化、立体化,让老百姓认识到气候变化就在身边。同时,还应针对性地编制本地气候变化手册,绘制便于公众理解和接受的图表,承载科学观测和研究信息的宣传和传播。

加强风险识别。有关科研单位应加强气候变化归因检测技术方法攻关,开发便于推广应用的快速检测工具,降低归因技术门槛,提升时效性,减少不确定性和误差。新闻媒体要加强气候变化深度报道,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因跟踪,避免报道停留在事件和影响等表象层面,让更多公众认识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树立气候变化风险意识。工厂、建筑、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村社、家庭、个人等均应重视气候变化适应,改变“降碳不适应”“知气候变化不懂适应”的局面。

拓展适应工具手段。面向不同地区、群体、单位开发分级适用手册,鼓励社会各界对照采用和推广,提升适应的主动性、适配性和有效性。城市层面,可统一编制和发布城市气候风险电子地图,开发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不同领域、不同群体适应气候变化工具箱,让本地化适应工具和知识触手可及。

促进公众参与。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向下落地,除了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公众参与也必不可少。要鼓励防灾减灾、自然教育、环保志愿等领域的教育科普机构、社会组织发展,分类分层级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和适应知识普及,助力提升全民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夯实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基础。同时,鼓励设立面向社会的气候适应奖项,加强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和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媒体编辑:马文慧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运会水上项目怎么比?   2016年9月18日举行的2016动力冲浪板国际赛中国站比赛。2023年11月1日,在广西南宁举...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名单,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名单列表上海市(59名)  习近平马...
最高收益率近8% 首批新型浮动...   最新的基金净值变化数据显示,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经开始建仓。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
最新或2023(历届)度卫生室...  xx村xxx依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而认真地自查,现将自查报告结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