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我们的太空)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62期】
1992年12月1日,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我国航天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有关发射中心的领导都想把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建设争取到自己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到底应该选择在哪里建设,是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的一个重大问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863”计划的概念性论证中提出搞载人航天时,国防科工委就曾组织专家在酒泉、西昌、太原以及海南地区进行了载入航天发射场的选址考察。
海南纬度低,是非常理想的航天发射场所。但由于当时我国不具备大型运载火箭和飞船向海南岛的转运运输能力,海上搜救力量也相对比较薄弱,考虑到载人航天工程初期发射载荷也不是很大,所以当时确定不选择在海南岛建设。对于其他几个发射场的选择却存在着比较激烈的争论,而被搁置了下来。
载人航天是大倾角近地轨道任务,这在现有三个发射场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为适合。酒泉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它能够满足大型运载火箭和飞船的运输保障。另外,载人航天任务有很多特殊的要求,发射场的选定不仅仅要考虑发射本身,还关系到着陆场、火箭残骸落区、逃逸救生落区等区域的选定,这些也都适宜选择人烟稀少、地域广阔、地势平坦的地区。这些酒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从发射场发展来讲,酒泉当时正处于任务转换的阶段,大型航天任务发射设施已使用近30年,急需改造,只有载人航天这样的大型工程才能带动发展并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放在酒泉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1992年春节期间,“921工程”发射场建设方案专题论证会,一致同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生活区河南岸选建新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同年10月5日,载人航天发射场定点方案正式确定下来。
火箭飞船的上架模式是载人航天发射场论证过程中遇到的争论最大的一个难点。过去几十年的航天发射,大家已经习惯了“水平分段转运的模式”,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技术区测试完成后,水平转到发射区,经过重新总装、重新测试,再发射。其重复工作多、耗费时间长,发射阵地环境条件差,对发射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论证小组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打破这种模式,拿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新模式。
美国“阿波罗”飞船是和运载火箭一起来用整体“垂直上架”模式,也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转运”的三垂模式,在技术区即把火箭起竖吊装、对接组装,测试完后即处待发状态,运载火箭和飞船整体直接垂直转运到发射区,进行简单的测试就加注发射。这种新的垂直上架模式,明显地缩短了整个发射试验的周期,大大地减少了运载火箭和飞船在发射阵地的停留时间,较好地保证了发射的可靠性。这是美国总结了过去各种上架模式后,在土星运载火箭上采用、在阿波罗登月发射场上得到完善、在航天飞机发射场上走向正规的成熟模式。
当时俄罗斯采用的是“整体水平转运起竖上架”模式。虽然就发射阵地的效果来讲是等同的,但其水平转运地面设施极为复杂庞大。除俄罗斯以外,世界其余航天大国均未采用,且垂直上架模式已是世界各主要航天发射场上架模式的发展趋势。
这个“垂直上架”的方案在向有关系统的专家组汇报时,遇到了很大阻力,有些专家不同意。他们认为原来的水平分段转运吊装上架的模式已使用多年,比较成熟,应继续沿用。担心新的上架模式一旦不过关,会影响整个载人航天任务。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型系统工程。如果要搞“三垂模式”,研制试验的各方必须在方案论证阶段就要协调一致。特别是“垂直上架”直接关系到飞船、运载火箭、地面设备等系统,他们必须按“三垂模式”来设计他们的系统。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重大技术问题,特别是航空航天部负责总体的专家提出,垂直转运时发射台上只有4个支点支撑着那么高大的转运载荷,能否保证转运过程中的平稳和不倾倒这一涉及垂直转运模式能否成立的问题。
后来在垂直转运设施方案的论证中,有关单位商定不采用美国履带式转运车,而采用超长度钢轨和铁轮支架车的铁路式垂直转运设备方案,以达到转运过程中对平稳性的要求。在方案原理上,航空航天部总体方面的专家也做了大量的计算和模拟试验,取得了必要数据。921工程指挥部为实现“三垂模式”在相关大系统的技术协调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即使如此,还是有部分专家不同意。
那时候已经是1993年5月份,其他系统早已开始研制了,发射场论证方案还没有定下来,无法进一步开展工作。
对“三垂模式”的推进,“921工程”指挥部感受到极大的阻力。
1993年6月,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发射场三垂模式”的专题讨论会。把航空航天部、设计所、发射场等研制、设计、试验各方的大专家元老,如任新民、谢光选、王希季等都请到一起,进行了两天的深入讨论和论证,终于统一了意见,认为“三垂模式”方案是先进的、可行的,不存在不可实现的技术难题。
1994年7月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了“921工程”发射场建设奠基仪式。至1997年,载人航天发射场基本建成。
来源 | 《神剑》2022年第5期
作者 | 彭继超
图片 | 网络
专栏主笔 | 姚杜纯子
组稿编辑 | 刘心继
校对 | 刘俞希
主编 | 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