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问道徽商100人)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一个大“变量”,出现在安徽。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全国第一。新能源产量73.09万辆,同样第一。
广东呢?131.34万辆,跌落多年王座。
【01】比亚迪的产能,已不算广东的了
这次反超,和一场“统计口径”调整密切相关。
过去汽车产量按“法人地”统计,比亚迪合肥基地产出的车算深圳/广东。
现在按“生产地”统计,合肥生产,就归安徽。
结果?比亚迪合肥单厂拉满,直接把安徽送上冠军宝座。
【02】不是“口径之争”,而是“产业兑现”
如果说统计方式的调整是“明牌”,那安徽产业链的爆发是“底牌”。
奇瑞、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扎堆合肥、芜湖,配套3000+规上零部件企业。
新能源产业集群不是“组团打工”,而是“系统作战”。
✅ 芜湖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暴涨157%,
✅ 安徽汽车出口增长超110%,全国领先。
安徽不只是产得多,还卖得远、卖得快。
【03】“强省会+组团战”双驱动,打通新能源闭环
合肥强省会带动全省协同:
合肥:智能电动+主机厂总部
芜湖:出口与整车制造
蚌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宁国:密封、热管理系统配套
从研发→制造→出口,安徽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打出了“全链路闭环”,而且是低调但效率极高。
【04】广东输在哪里?
广东并不是掉队,而是受“法人地→产地”调整影响大。
比亚迪不少产能从广东账面消失,广汽新能源增速又偏弱。
更关键是,广东传统“强制造+弱整合”的问题,在这场新能源变局中被放大。
【05】结语:别小看这场“排名变化”
这不仅是一场产量数字的更替,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地图的一次重构。
一个不沿海、没合资背景的中部省份,靠政策+产业+组织力,打破了长期格局。
如果说广东代表了“过去20年中国制造”的路径,安徽更像“未来10年新质生产力”的模板。
关键词:安徽汽车产量|比亚迪合肥|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家统计口径变化|安徽汽车逆袭|汽车产业链闭环|合肥强省会|芜湖奇瑞|中国车市格局重塑
---
📬 关注我,获取真实、专业的汽车内容,让您轻松知晓汽车圈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