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杰)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18条措施,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同时明确提出,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
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一系列针对性支持举措已经形成。比如,在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方面,《意见》表示,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各类金融机构也要利用合适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服务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此方面,《意见》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探索开展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模式,盘活科技研发资源和成果。
传统制造业也将获得更优的金融服务,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意见》提出,引导银行按照有扶有控原则优化授信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融资支持力度。债券将加强品种创新,支持技改升级、智能工厂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同时,支持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式进行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科技金融近年来备受关注。《意见》表示,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推广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融资增信服务。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
《意见》还将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七部门还要求,金融机构要把服务新型工业化列入长期经营战略,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支持。银行要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