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8月6日电 题:贵州台江:云端紫薯映红乡村振兴路 高山紫薯邀您共赴“甜蜜之约”
作者:范超标
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平均海拔800米的豹眼山上,云雾缭绕间,成片的紫薯藤蔓沿着等高线铺展,如绿色绸缎缠绕山间。这里出产的“台江高山紫薯”,正以“海拔800米的品质,北纬27度的香甜”,成为连接城市餐桌与乡村田野的暖心纽带。
高山紫薯基地。王堂民 摄大山厚礼:大山馈赠的营养瑰宝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紫薯基地的垄间,露珠顺着紫褐色的薯叶滑落。这片生长在喀斯特山地的特殊农作物,因昼夜温差大、土壤渗透性强的独特环境,积累了远超普通紫薯的营养精华——中国农科院鉴定显示,其花青素含量是普通品种的4倍,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国高山薯类前列。蒸熟的紫薯掰开时,蜜色的糖汁缓缓渗出,入口软糯绵密,甜而不腻的口感征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挑剔味蕾,成为“菜篮子”基地的明星产品。
从2022年试种80亩,到2024年带动全县1648户种植千余亩,台江高山紫薯的崛起绝非偶然。“三补两参与”模式(党员带头补肥料、补耕地费、补种苗,农户以劳动力和土地参与)点燃了村民的热情,而中国农科院与徐州农科院专家团队培育的专属品种,更让这颗“土疙瘩”戴上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桂冠,成为贵州首个斩获多项国家级认证的紫薯产品。
高山紫薯基地。王堂民 摄产业蝶变:党建引领的共富密码
“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挣不到500块;现在种紫薯,亩均增收6000元!”棉花村村民王叔算起收入账,眼角的皱纹都笑成了花。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支部 + 企业 + 农户”的模式让小紫薯完成了华丽转身:贵旅集团的订单让农户不愁销路,深加工车间里鲜蒸紫薯、紫薯椰奶、紫薯脆片等产品身价倍增,“棉花全民直播间”更是热闹非凡,2024年全村仅紫薯产业就增收117.2万元。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份甜蜜事业正在扩散。通过棉花村“豹眼山基地”的示范,全县7乡镇18村抱团发展,2025年种植面积将突破1000亩。村集体供苗收益达24.6万元,286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实现多元增收,昔日缺水的山地变成了“聚宝盆”。正如村党支部书记王堂亮所说:“我们不仅要让紫薯长在地里,更要让富裕长在心里。”
高山紫薯基地认购地块。刘开福 摄认购邀约:携手种下希望的种子
这个秋天,您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参与这场“紫薯助农行动”:认购一块16平方米的“专属紫薯田”,收获约120斤新鲜紫薯及全程种植视频;订购“紫薯礼盒”,包含鲜薯、鲜蒸紫薯、紫薯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企业客户可签订定制种植协议,享受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服务。所有认购收入不仅反哺产业升级,用于建设冷藏保鲜库和新品种试验田,还将让三类户、脱贫户村民多一份生活保障。
高山紫薯基地认购地块。刘开福 摄每一块被认购的土地,都将挂上认购者的名字;我们还致力于让每一份送达的紫薯,都附带溯源二维码,扫描即可查看种植过程。从“村BA”赛场边的紫薯认购会,到丰收节上的蒸煮品鉴,这场跨越山海的约定,让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不再遥远。
“立足山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此刻,豹眼山上的紫薯正积蓄着大地的能量,等待与您共同开启“从田间到舌尖”的美好旅程。认购一份台江高山紫薯,不仅是品尝云端的香甜,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实实在在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