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5日电 (记者 王坚)面对“让世界读懂中国,推进全人类科技的共同进步”这一目标,如何聚力搭建中外民间友好交流的桥梁?近日,在中国科协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广东)中,来自美国、德国、葡萄牙、比利时等13个国家的26名青年科技人才,携手共答这一时代命题。
“你们要用所学知识探索突破,用亲身经历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陈勇的这句话,道出了与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的共同期盼——希望青年科技人才深刻感知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脉动,深入了解广东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在互学互鉴中厚植友谊,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成为科技创新领域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
目前,广东省已建成或在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超10个,涵盖能源、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约占全国1/3。夏令营充分发挥广东省科研资源优势,带领营员们深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攀登全球科研高峰的“大国重器”,先后探访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深度与互动体验的科学探索之旅。
其间,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的中国建成的首台散裂中子源,其科学原理、核心技术突破及在材料、物理、化学等多领域的尖端应用,点燃了营员们的探索热情。
此次广东之行,营员们从“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他们以科技志愿服务为纽带,在中外科技人文交流中架起桥梁;将创新智慧注入科普实践,让科学精神触达更多心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