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后怎么看——总量“创”辩第108期
创始人
2025-08-06 13:07:59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创宏观)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宏观张瑜: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已由劣转优

核心指标而言: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意味着股票相比债券的性价比、配置吸引力都已显著回升,但股债价格的反应偏滞后。

背后逻辑而言:1)政策主动分摊风险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2)经济领先指标见底。

投资启发而言:1)权益“高光时刻”客观会提前。2)美日也有同等规律。3)我们认为叠加宏观条件而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策略姚佩:3500以上的定价新变化

牛市不惧“变”?更需“稳”!7月政治局会议为牛市提供定心丸:1)在已形成明确趋势性上涨的牛市中,政策稳定延续即是利好。2)政策稳定延续提供的是确定性溢价,灵活性、预见性提供的是向上期权。3)从总量加码转向结构优化,供给出清或先于需求刺激。4)牛市仍将延续,从上半场金融再通胀逐步演化为下半场实物再通胀。

3500以上的新趋势:增量资金、高低切、中盘成长占优。1)增量资金加速流入:两融+主动权益基金助推放量新高。2)行业高低切:周期+成长领跑,哑铃配置回调。3)风格:中盘追涨,成长强势,EPS回归迹象加强。

下半场实物再通胀:估值业绩双驱动,白马龙头回归。

固收周冠南:债券增值税调整影响几何?

短期来看,影响主要在于债券比价的变化。由于政策实施新老划断,除后续要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以外的其余债券品种,均有相对利好。主要包括:(1)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老券,二级市场收券需求增加,带动收益率下行,短期使得债市α利差价值回归;(2)信用债及同业存单相对比价提升。

长期来看,考虑国债续发规则,关注政策陆续推进过程中的几个时点:一是下一次关键期限国债新券一级市场发行时,或能够更好的反应市场机构对于政策的定价,一级发行利率或相对二级市场价格上行,对当期市场情绪造成影响,也可能导致当期交易换券策略失效。考虑中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中新发活跃券权重更大,或导致后续曲线出现上行。二是再一次新发时(10y国债新发在11月份),由于老券会更多被配置型机构持有,且新券和次新券均实施新的增值税征收规则,预计定价及换券会恢复市场规律。

对于债券交易而言,市场或先反应机构抢配老券的利好情绪,收益率或小幅下行,但幅度不宜以免税对应水平进行对标。

多元资产配置郭忠良:7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

鲍威尔的表述可能隐含着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三个要点:【1】通胀上行风险大过就业下行风险。【2】通胀上行风险是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3】降息的门槛仍然较高。

大类资产配置层面:进入下半年,大规模减税措施和美国经济避免“技术性”衰退的预期,替代弱势美元,进一步支撑美元资产,尤其是美股的表现。特朗普政府和主要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或者继续推迟关税措施的政策,也提振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在风险偏好,经济前景和盈利前景均有上修空间的背景下,美股和长端美债利率或出现同时上行,相应美元指数可能再度回到100整数关口。

金工王小川:部分宽基继续看多,未来市场或以中性震荡为主

择时:A股模型:短期:成交量模型大部分宽基指数由看多转为中性。低波动率模型中性。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中性。特征成交量模型中性。智能算法沪深300模型看多,智能算法中证500模型看多。中期:涨跌停模型中性。月历效应模型中性。长期:长期动量模型上证50指数开始翻多。综合:A股综合兵器V3模型看空。A股综合国证2000模型中性。港股模型:中期:成交额倒波幅模型看多。

基金仓位:本周股票型基金总仓位为97.93%,相较于上周增加了85个bps,混合型基金总仓位85.75%,相较于上周增加了272个bps。本周通信与银行获得最大机构加仓,电子与交通运输获得最大机构减仓。

基金表现:本周灵活配置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平均收益为-0.21%。本周股票型ETF平均收益为-1.36%。本周新成立公募基金48只,合计募集128.33亿元,其中股票型30只,共募集80.9亿,混合型12只,共募集15.94亿,债券型6只,共募集31.49亿。

VIX指数:本周VIX有所下降,目前最新值为15.86。

A股择时观点:上周我们认为大盘乐观偏多,最终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为-0.94%。本周短期模型大部分由看多转为中性,长期模型部分宽基指数看多,综合模型看空和中性。形态学微盘指数、上证50、创业板指看多。因此我们认为,后市或由乐观偏多转为中性震荡。港股择时观点:上周我们认为看多港股指数,最终本周恒生指数涨跌幅为-3.47%。本周成交额倒波幅模型继续看多。因此我们认为,后市或继续看多恒生指数。

下周推荐行业为: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建材、有色金属、煤炭。

金融徐康:对定价利率下行的理解

分红险相对下调幅度偏小,主要是基于行业向分红险转型考虑,避免较低的预定利率下分红险新单销售或面临困境。从时间节点来看,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触及下调门槛后两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7月底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是基于2025Q2季度末数据计算,产品切换时点基本符合预期。预定利率连续三年下调,反映长端利率中枢下行周期对人身险行业带来的利差挑战。今年长端利率低位企稳,近期亦有回升迹象,我们认为当前行业利差风险有所收敛,整体来看预计随着低成本新保单流入,存量保单成本或处于下行区间内,负债端经营质量有望改善。考虑头部险企在分红险的布局上更加积极,我们预计负债成本优化的趋势亦更为明显。

地产单戈:半年报看购物中心租金稳定性

购物中心商圈头部优势显著,零售额同比基本实现增长。

香港购物中心保持满租,零售额增速环比改善。

香港写字楼消化历史降租影响中。

风险提示:

1. 货币政策超预期,关税政策超预期,全球经济或金融市场超预期。

2.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经济疲弱,可能对相关产业链及国内出口造成影响;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3. 风险偏好上行,股债跷板效应影响。

4. 中东爆发地缘政治冲突,欧债危机再度爆发,新兴市场债务危机。

5. 本报告中所有统计结果和模型方法均基于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趋势。

6. 政策变动、权益市场波动、长端利率下行、改革不及预期。

7. 投资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居民消费下行超预期,写字楼、购物中心供给增加导致竞争加剧等。

1

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已由劣转优

【宏观 张瑜】

1、核心指标而言:

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意味着股票相比债券的性价比、配置吸引力都已显著回升,但股债价格的反应偏滞后。

2、背后逻辑而言:

1)政策主动分摊风险提供了稀缺的确定性。限制了市场的风险向下表达,大幅降低股票的下行波动,从而降低了波动率与回撤。

2)经济领先指标见底,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修复,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我们推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3、投资启发而言:

1)权益“高光时刻”客观会提前。

以往股债夏普之差回升往往与经济向上弹性同步。但本次由于政策介入降低波动率,在经济磨底期即出现了股票夏普比率的明显提升。

2)美日也有同等规律。且QE期间,流动性超级充裕,但并不是股债双牛,是股牛债偏熊。当下,叠加中国居民存款搬家是非银流动性的主导力量,中国股债关系更倾向于看股做债,而非股债双牛,即股牛,债大概率要转跌。

3)我们认为叠加宏观条件(中美经贸博弈逐渐脱敏、全球需求稳定、中国宏观风险大幅缓释、十五五产业主线释放在即、反内卷边际助力供需均衡)而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核心指标:资产好坏不止是回报,还要看波动和回撤,关注股债夏普比率差。

1、过去两年,权益资产明显跑输债券资产。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屡创新低,万得全A股息率则率创新高。在此情境下,债股收益差(十年期国债与权益资产股息率之差)持续回落,市场似乎更青睐于债券类资产,对每单位权益资产索求的股息回报则越来越高。

2、权益资产跑输债券的原因并非其股息率不够高,而是其资产的波动和回撤相对更大。我们通过夏普比率来衡量投资者承担每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历史经验来看,当权益资产的夏普比率较债券走低期间,权益资产的股息率与债券的收益率之差通常有所扩大,意味着投资者对债券资产的回报越来越低,且对权益资产需求更高的股息或更低价格。

3、因此,过去两年虽然权益资产的股息率逐步提升,但由于其回撤大波动大的影响,权益投资者赚取股息后要亏损更大的资本利得,因此投资者更青睐于波动小回撤小的债券资产。

4、但2025年,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股债夏普比率差上行的过程中,债股收益率仍在回落。股票夏普比率较债券抬升的背景下,股票的股息率也高于十年期国债,这意味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背后逻辑:什么是推动股债夏普比率差修复的因素?

1、通常情况下,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夏普比率的关键因素。经济下行期间,企业盈利增长放缓,投资者预期悲观引至其抛售股票资产,权益资产回撤波动加大,持有股票承担每单位风险所获取的超额回报自然降低;但当经济预期改善期间,企业盈利预期修复,投资者预期乐观开始逐步增加权益产配置,权益资产的回撤和下行波动减小,持有股票不仅有利润分红,还可以获得资本利得,因此权益资产的夏普比率自然抬升。

2、但本轮与历史不同的是,本轮权益资产夏普比率较债券抬升发生在经济底部震荡期间,这意味着本轮推动股债夏普比率差的因素并非经济因素,我们对此有两点看法:

①本轮股债夏普比率差的修复主要源自政策分担了风险。结合我们前期报告《看股做债,不是看债做股》,自2024年9月以来,自上而下“稳股市”政策助力资本市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向下表达的幅度。政策分担了风险的背景下,虽然经济预期尚未改善,但居民存款持续搬家(非银机构从实体部门融资抬升),权益市场的流动性相对充裕,权益资产大幅回撤和向下波动的概率客观降低。

②权益资产波动和回撤降低的背景下,经济最悲观的时刻可能也已经过去了。根据我们企业居民存款剪刀差来看,当下这一指标自2024年9月以来持续向上抬升,这意味着经济的循环正在逐步改善。参照历史经验来看,在不考虑外部冲击或政策转向的背景下,我们推测利润增速可能已经接近底部位置,未来进一步向下突破的概率不高。

投资启发:股债夏普比率差值已与股债价格走势出现十年级别的大背离

1、权益“高光时刻”客观会提前。

以往股债夏普之差回升往往与经济向上弹性同步。但本次由于政策介入降低波动率,在经济磨底期即出现了股票夏普比率的明显提升。

2、看股做债,并非股债双牛。

美国QE期间,流动性超级充裕,但并不是股债双牛,是股牛债偏熊。当下,叠加中国居民存款搬家是非银流动性的主导力量,中国股债关系更倾向于看股做债,而非股债双牛,即股牛,债大概率要转跌。具体参照前期报告《看股做债,不是看债做股》

3、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我们认为叠加宏观条件(中美经贸博弈逐渐脱敏、全球需求稳定、中国宏观风险大幅缓释、十五五产业主线释放在即、反内卷边际助力供需均衡)而言,需要开始重视权益相比债券的配置价值。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5年7月21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中国股票配置价值已打开》。

2

3500以上的定价新变化

【策略 姚佩】

牛市不惧“变”?更需“稳”!7月政治局会议为牛市提供定心丸:1)在已形成明确趋势性上涨的牛市中,政策稳定延续即是利好。宏观政策的确定性溢价正在不断提升,有助于为牛市提供稳定的产业与个股挖掘条件。2)政策稳定延续提供的是确定性溢价,灵活性、预见性提供的是向上期权。宏观经济稳中有进,政策对于经济的态度延续了去年底经济工作会的冷静客观,相比四月底政治局会议显得更加从容。3)从总量加码转向结构优化,供给出清或先于需求刺激。货币与财政政策表述从四月“用好用足”转变为“落实落细”,预计下半年增量政策推出的急迫性出现明显下降。本次会议虽未明确提出“反内卷”一词,但对“反内卷”做出了细致的部署。4)牛市仍将延续,从上半场金融再通胀逐步演化为下半场实物再通胀。随着“反内卷”的推进通胀回归,牛市或有望从上半场金融再通胀逐步演化为下半场实物再通胀。

3500以上的新趋势:增量资金、高低切、中盘成长占优

1)增量资金加速流入:两融+主动权益基金助推放量新高。上证指数7/30盘中最高价突破3636点,近一年中仅剩2024/10/8高点3674尚未突破;成交明显放量,全A7月日均成交1.6万亿;1-6月日均成交1.4万亿。量价新高之下赚钱效应的放大带动以两融、主动权益基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加速流入:1)杠杆资金7月以来净流入约1436亿、融资余额上行至1.97万亿;2)在赚钱效应放大的背景下,主动权益公募新发也逐渐放量,6月新成立305亿,7月新成立106亿,对比24年至25/5期间月均50亿提升显著。

2)行业高低切:周期+成长领跑,哑铃配置回调。上半年涨幅较强哑铃配置7月出现回调,高低切之下存在两类行业表现较强:1、周期资源品:①估值洼地的填补空间;②“反内卷”之下的提价预期:一方面,“反内卷”政策加速推进,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南华工业品指数已扭转上半年的下跌趋势实现连续6&7月两月上行。另一方面,地方财政收入好转为“反内卷”加速推进提供底气并有助于改善以央国企为主的周期资源品企业现金流情况。③基建发力带来的需求增长预期: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叠加雅下水电站建设、于今年9月实施的《农村公路条例》、7/21国资委党委会提出央企要积极参与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预计周期资源品需求将持续增加。2、具备明确产业趋势的成长行业:①生物医药(创新药):受益于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批准加速、豁免集采等),叠加“出海”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盈利改善,预计创新药板块2025净利润增速将达到33.6%创近五年新高。②通信(光模块)、电子(PCB):受益于全球AI算力基建与技术迭代更新带来的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PCB(67.8%)、光模块(85.6%)。

3)风格:中盘追涨,成长强势,EPS回归迹象加强。板块上,领涨的北证50在7月出现明显回调,以创业板指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表现领先。从大小盘风格来看,微盘风格仍然领先,中证500追涨中证1000、国证2000。从成长价值风格来看,7月以来明显从此前的价值风格切换成成长风格。同时,从分析师业绩预测变动来看,全A业绩上修/下修公司占比从4月底低点39.3%季节性回升至7月的82.5%,处于近五年高位仅次于21年,4月关税冲击以来上市公司业绩与经济增长预期均出现明显修复,显示市场对本轮经济逐步复苏的认可与期待,基本面EPS定价回归的迹象正逐步加强。

下半场实物再通胀:估值业绩双驱动,白马龙头回归。M1&PPI转正之时正是EPS回归之时,经济循环最差的时候正在过去。通胀回归之下,业绩定价因子正在逐步增强。关注以下三大板块:1)新高的潜在旗手:周期资源品+券商&保险;2)已形成明确产业趋势,具备业绩高增预期的成长行业;3)消费制造龙头。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5年8月3日发布的报告《【华创策略】3500以上的新趋势——策略周聚焦》。

3

债券增值税调整影响几何?

【固收 周冠南】

一、增值税新政哪里变了?

8月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4号),对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进行调整。

具体来看:(1)自2025年8月8日起,对在该日期之后(含当日)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普通自营机构税率从0上升至6%,资管产品(含公募基金)从0上升至3%。(2)政策实施新老划断,对在该日期之前已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含在2025年8月8日之后续发行的部分)的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债券到期。 

根据以上调整,此前关于债券品种征税的部分政策条款失效:(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财税〔2016〕36号),国债、地方债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2)《关于金融机构同业往来等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6〕70号),金融机构持有金融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属于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关于金融机构同业往来等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6〕70号),金融债券和同业存单是分开列示的,因此同业存单仍然享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二十三)项的免税优惠。

二、相关债券投资收益变化测算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规定,债券持有期间(含到期)的利息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1)对于自营机构而言,应纳税额=债券票息收入÷(1+6%)×6%;(2)对于资管产品(包括理财、信托、公募基金等)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暂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应纳税额=债券票息收入÷(1+3%)×3%。根据8月1日各类债券收益率,计算若征收增值税可能减少的收益水平。

三、对债市影响:从长远计

短期来看,影响主要在于债券比价的变化。由于政策实施新老划断,除后续要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国债、地方债、金融债以外的其余债券品种,均有相对利好。主要包括:(1)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老券,二级市场收券需求增加,带动收益率下行,短期使得债市α利差价值回归;(2)信用债及同业存单相对比价提升。

长期来看,考虑国债续发规则,关注政策陆续推进过程中的几个时点:一是下一次关键期限国债新券一级市场发行时,或能够更好的反应市场机构对于政策的定价,一级发行利率或相对二级市场价格上行,对当期市场情绪造成影响,也可能导致当期交易换券策略失效。考虑中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中新发活跃券权重更大,或导致后续曲线出现上行。二是再一次新发时(10y国债新发在11月份),由于老券会更多被配置型机构持有,且新券和次新券均实施新的增值税征收规则,预计定价及换券会恢复市场规律。

对于债券交易而言,市场或先反应机构抢配老券的利好情绪,收益率或小幅下行,但幅度不宜以免税对应水平进行对标。一方面,交易型资金并非以持有到期为目的,票息征税对其影响有限,若后续新券票息更高,在交易情绪较好的阶段,反而会先交易高票息品种,利差出现压缩;参考政金债和国债的利差近两年出现了大幅压缩,已不能充分反应其所得税税收差异,表现在隐含税率的大幅压缩。另一方面,对于配置型机构而言,当前收益率已处于较低水平,对于老券的配置(抢券)亦要考虑成本及市场所处的宏观条件。因此,对于交易老券抢券行情的交易型资金,建议把握市场情绪较好的时点进行止盈。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5年8月1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固收】债券增值税调整:具体条款、券种测算、市场影响》。

4

7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了什么信号

多元资产配置 郭忠良

2025年7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4.5%区间不变,本次议息会议声明有两处改动:第一处是对于美国经济增长的评估结果,认为尽管今年上半年净出口分项的波动,持续影响经济数据,但是美国经济处于温和增长(Although swings in net exports continue to affect the data, recent indicators suggest that growth of economic activity moderat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此前表述为尽管净出口分项的波动影响经济数据,但是美国经济处于稳健增长(Although swings in net exports have affected the data, recent indicators suggest that economic activity has continued to expand at a solid pace.)第二处是重申未来美国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认为围绕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 Uncertainty about the economic outlook remains elevated.),此前的表述为围绕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但是依然较高(Uncertainty about the economic outlook has diminished but remains elevated)。相较于今年6月份的表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再次强调了关税向通胀传导的风险,同时也提到就业市场处于广泛的均衡状态,美联储并不急于采取行动——当前货币政策立场,让美联储可以及时应对潜在的经济前景变化(the current stance of policy “leaves us well positioned to respond in a timely way to poten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s.”)。涉及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鲍威尔主要提到两方面:一是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影响下,商品消费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难以评估。二是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相匹配,就业市场处于稳健的状态,这使得消费者状况良好,只是消费支出增长不快。这些表述可能隐含着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三个要点:【1】通胀上行风险大过就业下行风险——尽管鲍威尔多次告诉金融市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实现双重使命(Dual Mandate),但是制定货币政策时候,还是有一个侧重点。7月份议息声明中,修改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表述,同时保留对于就业市场稳健的表述(The unemployment rate remains low, and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remain solid.),隐含的信息是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下行风险,更可能是通胀水平上行拉低实际GDP增长,而非名义产出和就业市场出问题。鲍威尔的讲话也是如此,一方面他提到,企业将尽可能多的涨价,这个过程可能刚开始,另一方面他提到,就业市场的增长放缓与劳动力供给下降相匹配,整个就业市场处于平衡状态。【2】通胀上行风险是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鲍威尔仍然认为,关税引发的通胀上行风险是一种短期冲击(short-lived),但是分析美国经济数据和政府贸易政策,得到这个结论却不会一蹴而就。在鲍威尔看来,一方面需要时间评估关税对于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鲍威尔提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准确评估关税到底有什么影响(There’s “a long way to go” to figure out exactly what the impact of tariffs is)另一方面需要时间评估关税向商品消费价格传导的持续时间和力度大小,鲍威尔谈到,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关税向商品通胀传导的开始(What we've seen now is the very beginnings of whatever the effects turn out to be on goods inflation)。在假定就业市场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上述两个方面的评估都聚焦到通胀上行风险,具体来说是两点,一是潜在通胀上行的幅度,二是一旦通胀上行结束,潜在通胀回落的轨迹。【3】降息的门槛仍然较高——在7月份降息预期消退以后,投资者转而押注9月份降息,但是鲍威尔并未对此给出暗示,明确没有做出9月份议息会议的任何决策。即使提到就业市场下行风险,但是其整体判断是没有看到就业市场疲软,但是可以看到下行风险(You don’t see weakening in the labor market, but you see downside risks.),这种判断和现实经济数据反映的逻辑是一致的。事实上,年初以来银行信贷增速持续走高,暗示就业市场下行风险难以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因为它是企业产出的领先指标,企业产出又是就业数据的领先指标。截至7月16日,工商企业贷款同比从0.4%升至3.7%,整体银行信贷同比从2.6%升至4.2%,均处于至少2023年9月份以来最高水平,随之6月份美国企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3月份高点,失业率降至4.1%。大类资产配置层面:进入下半年,大规模减税措施和美国经济避免“技术性”衰退的预期,替代弱势美元,进一步支撑美元资产,尤其是美股的表现。特朗普政府和主要贸易伙伴达成贸易协议,或者继续推迟关税措施的政策,也提振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在风险偏好,经济前景和盈利前景均有上修空间的背景下,美股和长端美债利率或出现同时上行,相应美元指数可能再度回到100整数关口。对于新兴市场而言,尽管一些经济体和特朗普政府达成贸易协议,他们向美国出口的关税低于4月2日,但是还是高于特朗普上任之前,叠加OPEC逐步增产令油价承压,外部需求前景和企业盈利仍然承压。上半年本币升值和股市估值水平抬升以后,下半年不包含中国的新兴市场资产的高估值风险可能凸显。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025年7月31日发布的资产配置快评《资产配置快评2025年第34期:为潜在通胀上行风险做准备—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第5期》。

5

部分宽基继续看多,未来市场或以中性震荡为主

【金工 王小川】

(一)择时观点

A股模型:

短期:成交量模型大部分宽基指数由看多转为中性。低波动率模型中性。特征龙虎榜机构模型中性。特征成交量模型中性。智能算法沪深300模型看多,智能算法中证500模型看多。

中期:涨跌停模型中性。月历效应模型中性。

长期:长期动量模型上证50指数开始翻多。

综合:A股综合兵器V3模型看空。A股综合国证2000模型中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敬爱的党组织:  三月上旬,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以下是我对于两会学习的思想...
实控人将发生变更,河化股份8月...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6日晚间,河化股份(000953)披露公告称...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两会... 敬爱的党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讨论的民主平台,集合代表委员及公众的智...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来源:新华日报) □ 孙莉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管理正经历着从经验主导到...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尊敬的党组织: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俞正声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