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我的第一读者是父亲。一开始文章写好后,我都会拿给父亲看,他会对每个字、每个句子认真阅读,甚至连标点符号都提出自己的意见。
每次文章发表后,他会找出我的原稿作一个比较,指出编辑老师修改的必要性,再对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我做一个整体的交流。渐渐地,他不再对我的字词句做出分析,或许他也慢慢接受了我的叙述方式,理解了我的行文风格吧。再后来,我写了许多诗歌和散文,父亲默默看完,然后就问“寄到报社了吗”或者是“上次的那篇文章编辑用了吗”之类的话,比我还上心、还着急。
清楚地记得,我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写了七万多字时,我用A4纸把文稿打印出来,拿给父亲看。此时父亲年事已高,眼睛不太好,一百多张纸,父亲用放大镜一字一句地看,愣是看了一个多星期才看完,其间不按时吃饭让母亲很是不满。因为这篇小说写的是故乡历史变迁,所以他看得特别认真仔细,生怕我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看完文稿后他问我:“你是怎么想到这些人这些事的?”我回道:“这是我结合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传说,加以综合虚构出来的。”
后来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小说的后半部耽搁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写出来,可是父亲却因病离世,再也没有看到后半部的内容。当我把整篇小说完整打印出来时,心中充满遗憾,这是我用心写出来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我的第一读者却没有看完,想到父亲再也不能评我、赞我,我泪眼蒙眬,不能自已。
上一篇:8月5日光伏ETF易方达(562970)份额减少300.00万份,最新份额3.16亿份,最新规模2.61亿元
下一篇:8月5日上证180指数ETF基金(530680)份额减少800.00万份,最新份额3.07亿份,最新规模3.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