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梦洁
8月5日清晨,阳光洒满赛场,“中华成语少年英雄会”晋级赛的入口处已人头攒动。上午8点不到,怀揣着对成语文化的热爱,身着统一赛事马甲的少年们陆续抵达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清脆的笑声与此起彼伏的成语接龙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场文化盛宴拉开了热闹的序幕。
正读初三的学生吴奥琪一进场就被赛事大礼包吸引住了。“这些纪念品太有意义了,我要一定要好好珍藏。”她兴奋地向大家展示着。印有中华成语少年英雄会标志的布包、马甲、棒球帽和精致的纪念徽章,每一件都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礼物虽小,但让我感觉这不只是一场比赛,更像一次和成语的亲密约会。”吴奥琪手持写满复习笔记的卡片,眼神里满是期待,“准备了那么久,今天一定要把积累的知识都展现出来!”
候赛区的另一角,14岁的张陈晨正和父母一起核对参赛信息,一家三口配合默契。“我们是全家作战模式!”张陈晨的妈妈笑说,从报名后开始备赛,家里就掀起“成语热”,饭桌上猜成语谜、散步时玩成语飞花令成为日常。
在去年举办的“中华成语少年英雄会”中获得一等奖的赵鑫宇,今年又报名参加海选,并成功入围晋级赛。谈及此次“二次参战”,他坦言既紧张又兴奋:“我将易错成语整理成手册随时带在身上,一有时间就翻开复习。”说着,他还俏皮地考了同行的爸爸一句“燕雀处堂”,父子俩一答一评,引得周围选手纷纷加入“临时PK”。
人群中,王瑞宾一家四口的身影格外显眼——夫妻俩牵着两个孩子,四岁的小女儿身上还穿着印有“胡服骑射”图案的上衣。“从儿子报名那天起,全家就盼着这一天。”王瑞宾笑说,作为土生土长的邯郸人,他是从小听着“邯郸学步”“完璧归赵”的故事长大的,“陪孩子备赛以来,我们特意去了丛台公园、学步桥这些与邯郸成语典故有关的地方,现在小女儿都已经能背出几十条成语了!”在他看来,这场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邯郸是成语典故之都,如今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成语,不仅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还能吸引更多游客来到邯郸,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随着开赛时间临近,选手们陆续进入赛场。他们有的低头默念成语典故,有的与同伴模拟答题场景,还有的举起赛事礼包里的徽章互相加油。
上午9时整,主持人宣布“晋级赛正式开始”。赛场内,选手们时而蹙眉思索,时而引经据典,将平日积累的成语知识化作笔下的答案;赛场外,家长们聚在一起交流备赛心得,孩子们的笑声与成语典故的讲解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