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资表被查!
一、虚假发放工资,“工资薪金”变“劳务费”
国家税务总局宜春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举报线索,查处一起企业骗取退税违法案件。检查人员经过核查确认,涉案企业通过虚构残疾人员用工人数、虚假发放工资等手段,骗取增值税退税款267.9万元。
二、协助公司筹划个税,财务总监补税近620万元+拘役
财务总监协助公司利用第三方平台代发员工奖金、销售提成,虚开发票,逃避个税,最终被处罚。
1.案件经过:
2.最终判决:
以虚开发票罪追究财务总监康某的刑事责任;
由于事后,财务总监康某主动代受票公司向税务机关补缴公司漏缴的个人所得税人民币6165956.18元,法院酌情从轻处罚;判处被告人财务总监康某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
2
申报表工资总额比对异常?
千万别忽视!
工资总额对比异常也不能说就一定存在问题,由它们引起的申报表差异是有据可依的,只要企业能提供合理解释,就没有问题!
来看一下两份申报表对工资总额的填报原则:
1.个人所得税:按“收付实现制”
举例:A公司3—5月份的工资发放及个税申报时间如下表:
2.企业所得税:按“权责发生制”+实际发放
注意:如果企业在汇算清缴之前,还未实际发放工资,则需要作纳税调增处理。
可以看出: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表是按实发数,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是按账面计提数并实际发放数。两者申报会有时间差,但两张申报表之间的差异也不会太大。
如果企业出现重大差异,不管是何种情况导致的,都应当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各类申报表之间的项目比对如出现较大差异,往往是税务检查的重点!
3
注意了!发工资风险点,
赶紧对照自查!
为啥一查工资就会有问题?请对照自查一下,企业是否存在以下风险点。
1.虚列人员
2.工资发放不符合规定
3.重复扣减专项附加扣除
4.故意或非主观计算有误
5.随意变更适用税目
6.未依法代扣代缴个税
7.多次适用年终奖计税办法
8.未按规定适用减免政策
编辑: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