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陆晓芬
“我们用矿尾泥培育的桃子,甘甜可口。”昨天,在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企业副总经理廖仁镭向记者展示矿山“新丰收”。在矿区,只见高低起伏的山丘上植被茂密,景观树、果树错落有致。
作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之一,新开元长期致力于破解砂石尾矿处置难题。经过反复试验与配比优化,尾泥经过改良并添加各种有机物制成改良土壤及缓施肥等,可用于农业生产。
廖仁镭介绍,从花园式矿山到果园式矿山,背后是公司持续攻关安全高效开采、清洁高效加工及“三废”治理与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结果,其核心技术连续4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在省级绿色矿山——湖州南方矿业有限公司,“无人化矿区”场景令人眼前一亮。
通过数字大屏,记者看到,多辆满载矿料的无人驾驶电动矿车沿设定路线稳稳前行,精准穿越采场、洗轮池,抵达卸料点后自动识别翻斗、倾倒矿料,再返回装料区。在长达2.2公里的行驶路径中,这些矿车能灵敏避开所有障碍。
在智能集成中控室,1到2个人就能监管采矿区33辆无人电车的安全有序运行。技术员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实时监测各辆矿车的行驶画面。如遇车辆要临时更改线路,他便通过远程操控座机,遥控车子停到安全地点。
“现在采矿区都是‘黑科技’,对着屏幕即可操控全局,减少了人员投入和安全事故,提高了产能。”公司总经理乔峥说,该企业目前正谋划建设“未来矿区”,引入可移动式光伏,努力实现“零碳矿区”。
湖州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建材类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我市长期支持长三角重要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自2005年在全国率先探索绿色矿山建设以来,湖州历经试点探索、巩固提升、全域推进、融合发展及数字化矿山建设5个阶段,走出经济和生态“美美与共”的新路子。
目前,湖州已在全省率先完成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试点任务,建成7家智能化绿色矿山、7家基础数字化矿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科技型矿山企业8家。
上一篇:长沙开启夏季“水果自由”模式
下一篇:青年干部培训既树标杆也敲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