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赫巍利报道 8月3日,在渤海湾的晨雾中,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宁静。历经18天劈波斩浪,满载5.4万吨南亚铁矿的“春生”号巨轮,稳稳泊入葫芦岛港绥中港区1号散货泊位。这是绥中港区作为新晋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迎来的首艘外贸船舶,货物经葫芦岛海关检疫并快速查验后,将启程运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投入钢铁生产。
“绥中港作为东北海陆大通道西大门的作用已正式激活,这不仅为大宗商品开辟了全新物流通道,也拓展了葫芦岛港的国际航线网络。”绥中港散杂货业务部部长焦勇说。据悉,港口将深化与冶炼企业合作,发挥区位优势,打造高效服务链,保障矿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以港兴产、以产促城”发展。
为确保首航顺利,葫芦岛海关提前介入,专人对接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进口方案,实时跟踪船舶动态,优化“边卸边查”作业,运用核素识别仪等智慧设备,嵌入全流程监管。“通过‘提前申报’和‘先放后检’等便利政策,结合重量鉴定、品质检测等按需服务,实现进口铁矿‘即到即卸、即卸即检’,持续提升通关效率。”葫芦岛海关监管二科科长孟帅说。
据悉,随着绥中港区闸门正式开启,预计该港年货运量将达500万吨,成为东北能源集散与临港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