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民营企业通过产业带动、就业促进、金融支持、文化传承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悉,楚雄市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户数97800户,个体工商户69800户。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正以浓墨重彩的担当,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聚”字文章。从智慧赋能到产业扎根,从人才汇聚到民心凝聚,民营力量如星火燎原,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实践中绽放新彩。
智慧献良方,点亮发展新思路
楚雄市民营企业家们以市场敏锐度和创新思维,为乡村发展注入“金点子”。楚雄市楚源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结合乡村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方案——在山区推广“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模式,在坝区探索“订单农业+电商直播”路径,让“土资源”变成“金资产”。楚雄火城搭建城乡对接平台,把城市的消费理念、管理理念引入乡村,推动传统农业向“精、特、优”转型,让乡村发展既接“地气”又富“灵气”。今年,共收集民营企业发展建议10条,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良方。
助力帮产业,夯实振兴硬支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楚雄市民营企业正以“真金白银”通过光彩促进会捐资捐物6.8万元的投入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产业活力。从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入深加工生产线,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民营企业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在不少乡村,民营企业还带动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合”的模式,让农民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让村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让乡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聚才共参与,激活内生新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民营企业以平台、待遇、机遇为“磁石”,吸引各类人才回流乡村。楚雄骠川文旅有限公司推出“返乡创业扶持计划”,为大学生、技术能手提供创业资金和场地;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并邀请设计师、策划师入住乡村,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文创产品,让乡村既留得住“乡愁”,也容得下“梦想”。这些人才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扎根乡村,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主力军”。
聚人强推力,凝聚共治向心力
乡村振兴需要全民参与,民营企业在凝聚人心、共建共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民营企业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通过资助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民营企业让乡村充满“温度”;更有企业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培训、文化活动,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民营企业的带动下,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新图景。
楚雄市民营力量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乡土楚雄”故事。当智慧、资源、人才、民心汇聚成磅礴力量,乡村振兴让每个乡村都换发独特的光彩。(马蕊)
上一篇:沐清风 游龙江|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