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金妮
“群众下单、机构接单、人社买单”,毕节市织金县打造“就业培训超市”,有效破解务工人员的技能提升难题。截至目前,“超市”已开办培训班63期,3000多人学成结业,其中2400余名学员在结业后一个月内顺利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织金是人口大县,庞大劳动力群体需要寻找合适岗位,传统农业吸纳能力有限,而新兴产业对劳动者技能要求较高,因此,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成为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就业结构的关键。
零工市场在化解这一难题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为零工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发展契机。作为连接用工主体与零工人员的平台,零工市场不仅是实现即时快招、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更汇集了最真实的用工需求和求职痛点。织金县的“就业培训超市”正是依托这个平台,让零工市场服务规范化体系化运行。
依托零工市场这一信息枢纽,“就业培训超市”一方面精准收集灵活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对接劳务输入地企业,获取紧缺工种信息。两者结合形成“就业培训需求清单”,从而精准提供家政、维修、电工、叉车、网络营销等琳琅满目的“技能货品”,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技能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的局面。
实现就业培训的规模化和可持续性,同样至关重要。为此,织金整合7家职业院校与10家培训机构,打造“技能提升联合体”,通过资源共享显著提高了培训效率。同时,通过场景化实训的加入,让学员所学与企业实际用工标准无缝对接,缩短了学员从培训到上岗的适应周期,提升了本地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织金这类劳务输出大县来说,是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路径。
就业帮扶,既要解燃眉之急,更要铺长远之路。从长远看,一个掌握技能的劳动者稳定就业,能够带动整个家庭收入提升,减少返贫致贫风险,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人力活力。同时,大量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上一篇:政法悬疑剧集中占据暑期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