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宁
上世纪70年代前,小学三、四年级设有常识课。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常识课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位八十岁的老爷爷,只过了六个生日,为什么?”全班同学只有我举手回答:“因为老爷爷是闰月出生的。”老师听后很惊讶,问我是咋知道的,我低下头小声回答:“因为我是闰六月出生的,今年十岁了,还没过一个农历生日。”回答完,脸憋得通红。十岁了还没过一个生日,一时间成为同学们的笑柄。
闰月,是我国历法调整的一种方式,特指汉历(民间亦称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目的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的矛盾,防止汉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一般每2至3年置闰一次。通过增设闰月,使农历年份与四季变化保持同步。闰六月是农历中较为罕见的闰月现象,出现频率较低,从1960年至今一共出现过四次,即1960年、1979年、1987年、2017年,今年又是闰六月的年份。
闰六月的年份,往往会出现特殊的气象现象。民间有很多顺口溜,体现了气象规律和先农的智慧,如“三年两头闰,难得闰六月”“一年两六月,三伏不见天”““闰六月,收成厚,玉米棒子能打斗”“双春闰六月,伏天蒸桑拿”等等。今年的三伏天与闰六月重叠,延长了夏季时长。
我出生于1960年农历闰六月六日,俗称阴历后六月六。从农历的角度讲,六十六岁的我迄今只过了三个生日,今年是第四个。在胶东地区,民间一般习惯过农历生日。没办法,在不是闰六月的年份,我只能过阳历生日。
老家的农历六月六,通常被说成是“兔儿爷”的生日,俗称“兔子生日”。“六月六,吃兔子肉”,这句谚语流传很广,因此这一天也是一个农家节日。刘甲凡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六月六为啥要吃肉包子,还要蒸面兔》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家乡牟平一带六月六的习俗,我都亲身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父母在乡镇工作,自我出生起,姥姥就常住我们家,帮着带孩子料理家务。每年六月六这天,姥姥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用新小麦磨成的面粉蒸一锅大包子和一锅大馒头。包子一般是芸豆馅的,有时会加上土豆丁和地瓜粉条,外加一丁点猪肉。包子很大,饭量小的,一顿一个吃不了。馒头是发面的,不同于春节时的大饽饽,一般揉成圆形或长方形,有时也用模具卡成面鱼或莲子状,但必须做一个兔子状的馒头放在锅中间。面兔子镶上两粒红小豆当眼睛,安上用面捏成的耳朵和尾巴,用剪刀在面部下方剪出三瓣嘴,再用刀在身体部位切出四只脚,活灵活现。馒头蒸好掀锅后,姥姥会先从面兔子身上揪下一大块,让我先吃。姥姥是小脚妇女,一天家务忙活下来,累得直不起腰。她记不住我的阳历生日是哪天,但六月六这个日子她不会忘记。名义上是借着节日改善生活,实际上是在默默地给我过生日。这美好的景象,已成为永久的记忆,每每想起,都会让我双目润湿。
学生时代,忌于六月六是兔子生日的民间传说,我很少向同学们提及自己的生日。初一时,班里从外地转学来一位马同学,与我同桌。闲聊得知我俩都是1960年出生。谈及生日时,他自报是六月初五,我自报是六月初七。直到过了好长时间才知道,其实我俩都是六月六生日,他是前六月,我是后六月。同窗同桌同年同月同日生,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只是实际生日时间相差一个月,他是哥,我是弟。兄弟俩友好相处几十年,每到六月六这天都会相互祝生日快乐,如今都已逾花甲之年。我还有两位朋友是农历六月六的生日,一位1961年出生,另一位是70后。六月六这天,我们都会互发信息祝贺。有几年我们还在六月六这天小聚,自嘲是“兔子聚会”。
1979年闰六月,我迎来了出生后的第一个农历生日,且这一年阳历和农历的日期与我出生时的1960年完全契合。二十岁的大青年过人生第一个生日,听起来有些好笑,但我却非常兴奋,特意请假从县城跑回家。姥姥和母亲除了像往年一样蒸包子做馒头外,还特意给我做了一碗长寿面。
父母在乡镇工作时,房东是位热心的老大姨,我自两岁时就住在她家,可以说她是看着我从小长到大直至参加工作娶媳妇,我弟弟妹妹们也是在她家那四间小房子里长大的。几十年来,我们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家长辈,她也把我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今年已经九十岁高龄的老大姨,对我这个六月六的生日记得牢牢的,特意打电话嘱咐在市里当教授的小女儿:“别忘了给你大宁哥买蛋糕,他和兔子一天生日。”在大姨的眼里,我始终是长不大的顽童。一句玩笑和嘱托,承载着父辈的友情,饱含着长辈的关爱。
今年又逢闰六月,我恰逢66岁,过了人生第四个农历的生日。与我出生时的1960年相比,今年阳历和阴历生日只差一天。六月六日之前的周日,弟弟妹妹们相聚,我动手做了一桌丰盛的生日宴,摆上蛋糕,点上蜡烛,为自己庆祝66岁生日。父母在世时,每逢二老的生日,我们兄弟姊妹都会凑在一起,组织一次庆寿宴。父母去世后,我们家再也没组织过生日宴会。胶东人对66岁生日很重视,我在兄弟姊妹四人中排行老大,也是第一个过66岁生日的。难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难舍兄妹手足之情。
老家有一句俗语:“人到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意思是父母到了66岁,女儿要割上一刀肉来孝敬。没有女儿的,可以是儿媳、侄女或家族晚辈中的女亲属来准备。旧时这一刀肉非常讲究,它需要是一整块的,且正好是六斤或八斤。一刀肉,既寓意女儿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祝愿父母在未来的日子里福禄双全。我和爱人今年都过66岁生日,在外地工作的女儿早打算好了,我俩生日时,她要给我们每人一个惊喜。果然,六月六日一大早,女儿就给我发了个666元的大红包,算是给我割上一刀肉祝寿。我双掌合十,默默祈祷,愿全家幸福安康。
吃完长寿面,又长了一岁。下一个闰六月的年份是2036年,再往后是越来越遥远的2055年、2074年、2093年……
岁月,在轮回;生命,在延续。
上一篇:聊城基层医疗机构蝶变“五字经”
下一篇:张畅在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