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药品是每个家庭的常备品,但备用药物难免会过期,如何妥善处理过期药,成为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作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一员,过期药属于有害生活垃圾,不能随意丢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推行家庭过期药品定点回收机制,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回收点,方便市民就近送交。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多家定点回收药店,体验回收流程,发现操作简便、过程顺畅。但调查也显示,许多市民对这一便民环保举措仍知之甚少,相关宣传仍需加强。
红桥区复兴路隆春里底商一家连锁药店门前挂着“过期药品回收点”的铜牌。记者带着一盒过期的感冒药、一盒过期的藿香正气水以及其他几盒过期药品进入这家药店体验。药店工作人员首先核对药品是否在回收范围内,随后拿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登记表》,记录药品名称、数量,以及送交药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回收的过期药品会统一封装,贴上标签,装进专门的过期药品回收箱内,定期由市场监管部门统一回收处理,避免流入非法渠道或污染环境。”药店工作人员介绍。记者体验整个回收过程不足5分钟,无需任何费用。
随后,记者又带着几盒过期药品来到南开区黄河道一家定点回收药店。工作人员核对了药品的名称、生产企业等信息后,进行了登记,并把药品放进了一个白色的回收箱内。但记者在登记表上看到,登记的信息仅有数条。工作人员坦言,不少市民并不知道药店可回收过期药。
记者从市药监局获悉,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有1919家药店成为过期药品回收点,覆盖全市16个区,基本能够满足市民就近回收过期药品。河东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去年该区共回收销毁了千余盒过期药品。公开报道显示,津南区2024年度家庭过期药品集中回收和销毁活动中,共销毁家庭过期药品342种、合计719盒;红桥区去年回收销毁了1000余盒过期药品。
京东健康发起的一项用户调研表明,86%的用户家中有过期药品,其中超过36%的用户家中有较多过期药。《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每年产生约1.5万吨过期药品,而高达90.1%的被调查者仍会将其随意丢弃。对比数据可见,大量过期药品并未进入正规回收渠道。
记者在多个定点回收药店及周边社区进行随机采访,了解市民对过期药品回收制度的认知。结果显示,市民对这一环保利民的举措表示高度认可和支持,认为解决了家庭过期药品处理难题,但对具体如何操作、回收点分布在哪里等细节,不少市民并不清楚。在河东区一家定点回收药店门口,记者随机询问了10位路过的市民,仅有3人明确知道该店为过期药回收点,其中2人还是因看到药店挂出来的醒目标识才知晓。
“我平时都在网上购药,没想到实体药店还能回收过期药。”市民赵先生表示。“我在新闻上看到过这样的消息,但不知道具体点位在哪,地图上搜不到,也不清楚回收流程,收不收费?”市民李女士表示,家中已经存了不少过期药,很发愁怎么处理。
对此,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表示,过期药品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也考验回收网络的便捷性与可见度。目前我市实施定点回收机制,多为静态投放,缺乏主动触达,导致不少市民并不清楚这一利民举措。其实,在我们身边,社区、物业、甚至外卖平台都可以成为宣传延伸点,主管部门可与这些机构合作,扩大宣传面,提高过期药品回收点的可见度,引导公众科学处理过期药品。“再比如,老年人大多有慢性病,容易囤积药物,现在各社区都有养老食堂,可以在此设立‘回收箱’,定期收集处理,也很便捷。”李红说,让回收点“看得见、用得上、记得住”,把回收机制融入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守住“绿色用药”的最后一道关口。
上一篇:前7月14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下一篇:江苏“节”尽所“能”迎峰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