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泥网APP)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智能化转型进程,秉持整体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建设智能工厂,把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智能物流等融入水泥生产的各个环节,促使生产模式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
然而,在水泥行业不断深化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却遭遇了技术、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难题。特别是在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着智能升级路上最大的障碍——资金短缺!
从水泥行业智能化改造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行业利润丰厚的时期,智能改造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但近年来,水泥行业形势日趋严峻,产能过剩愈发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少企业陷入亏损境地,在此背景下,水泥行业的智能制造呈现出“偃旗息鼓”的态势。
“一次改造往往需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成本确实很高。”一位行业专家坦言,水泥企业的智能升级涵盖内容广泛、持续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一方面,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水泥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对于智能升级、节能改造虽然有想法却难以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智能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备课程”,如果不能及时把握智能升级的机遇,终究会被时代抛弃。
如何花小钱获得企业升级的“大智慧”?是承受“眼前的阵痛”还是面临“长远的困境”?是先拥有“资金”再进行“升级”,还是“先完成升级”再获得“资金”?这考验着诸多水泥企业的抉择。
当前,水泥行业正面临节能环保及产业智能化升级双重考验,为贯彻相关政策要求,加速推进水泥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网定于9月23日-24日,在山东淄博召开“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本次大会将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众多产业相关方,集群体智慧,推动水泥行业节能环保及智能化转型升级。
会议期间还将组织参观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二氧化碳全氧燃烧耦合碳捕集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