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哥夜谈)
1
在Microsoft和Meta公布了强劲的2025年第二自然季度财务报告后,美国股市并没有一鼓作气攀上新高点位,反而高开低走,第2个交易日更是大跌,纳斯达克100指数(.NDX)-1.96%。
国内投资者可以在国内市场交易的纳斯达克ETF(513300)、纳指ETF(513100)和纳指ETF嘉实(159501)之类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QDII ETF,价格也在2个交易日内,累计调整幅度达到了3.3个百分点左右。
诱发市场调整的事件是非农就业数据的发布,除了7月份的低于预期之外,之前5月和6月的新增就业数据遭遇了大幅下修,合计被下调了25.8万人。也就是说,美国5月份和6月份的非农业行业就业新增数据,分别仅剩1.9和1.4万人,几乎等于没有增长。
原本,它们分别为14.7和12.5万。
调整的幅度不可谓不夸张,说明劳工部统计局初始数据,远远高估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
股票市场就担心,这是不是一个新的趋势变化?因为一种朴素的想法是,如果新增就业数据持续低迷,那么就离转负不远了,失业率上升的压力也会陡然变大。
这也是美国总统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在社交媒体上对劳工部统计局的负责人和工作,进行抨击的导火索。
好在这次失业率符合预期,仅仅小幅上升到4.2%,而从去年7月开始,失业率就一直在4%-4.3%的水平线上下震动,所以还算稳定。
但是,在仔细思考之后,我得出了和市场共识不一致的主观观点。
不光失业率数据未异常,连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和往年同期相比,也并未异常。
这说明,不同的抽样数据,产生了不一致性。
结合我对美国国情,尤其是调查数据方法、人力部署方面情况的了解,我可以大致断定,这份数据有特殊性,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美国宏观经济的真实底色。
除了上市公司,尤其是头部大公司的业绩普遍超越了市场预期之外,我对美国股市调整之后再创新高点位的信心,来自于其余2件大事。
第一,已经立法成功的《又大又美丽法案》中,对科技公司减税力度很大。
对研发、生产设备可以立即“100%额外折旧”,不再很多年摊销折旧;
研发支出可以立刻在税前全额列支扣除,而且可以一次性加速摊销之前没扣完的旧研发项目;
放宽了利息费用的抵税限制,尤其对负债较多的企业影响不小。
《又大又美丽法案》推动的减税法律,不只是一次性的“红包”,更是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现金流利好。
市场人士估计了:
Meta今年的税收节省金额可能高达110亿美元,相当于公司原本全年自由现金流预期的31%,其中有46亿美元来自加速摊销旧研发支出,36亿美元来自新项目的直接抵扣,28亿美元来自全额扣除的资产投入;
Amazon今年能省下157亿美元,等于2025年自由现金流预期的43%;
Google和Microsoft合计得到的减税红利,也达到了295亿美元之多。
对纳斯达克市场而言,大科技公司面对关税战的冲击,本来就小于传统行业,减税红利,更能抵消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第二,美联储降息已经迫在眉睫了,市场不仅以88.4%的置信度预计9月份重启降息,还预期2025年内有3次降息了。
非农就业数据报告,虽然不能证明美国就业市场即将步入衰退期,毕竟失业率和初请失业金人数依然在正常范围,但是好歹算一种预警信号。
市场对步入衰退的担忧情绪,压过了对通货膨胀反弹的忌惮情绪。
主流心态的变化,会逼迫美联储考虑提高9月份降息的概率。
只要美联储肯降息,那么就业市场的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至少是被大大缓解);
至于降息之后,通货膨胀会否反弹,可以留到10月份以后再来观察。
2
我们观察了这么多年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新闻,很容易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
无论是以总统为代表的国会,还是负责立法的国会、独立负责货币政策的美联储,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组织、企业,能够完全脱离于美国社会的批评和制约体系。
也许,一开始,有个别人物、组织、企业,想无视新闻媒体的批评、社会的反响、资本市场行情的压力,谋取个人或独家利益。
但是,通畅的反馈机制、自由的新闻监督空间、社会不同阶层或种族或行业的博弈机制,能够很快将想特立独行、罔顾社会公众利益的人、组织,给约束住,将其推回到主流价值观、执政、文化传统的轨道。
所以,投资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我们没必要担心某一种对外的关税政策、对内的监管政策,会扼杀一个行业或者整个市场。
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任何政客、企业家、政治组织、行业协会,做得好不好,股票市场都会给出公正、透明的考察答案,形成强有力的制约力量。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所以,过去的2个交易日,我:
在以指数ETF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守正账号”里,利用之前持有证券的价格上涨而产生的“可用保证金”,继续融资买入纳斯达克ETF(513300)、纳指ETF(513100)、纳指ETF(159501)中的一支或者多支;
在以个股、多倍做多个股的衍生品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出奇”账户里,继续增资买入2倍做多Google的GGLL品种。
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投资的期限很长,能够承受短期的市场波动,以到达远方的星辰大海。
锻造投资的大心脏,也是在历练驾驭人生起伏之路的大心脏。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经历纷繁芜杂的信息和噪音、在贪婪和恐惧交织的心理压力之下做出决策后,在时而残酷、时而丰厚的结果土壤之上,成长起来的。
如果你想知道我的故事,欢迎你加入我的私密知识圈子,零距离地触摸我的脉搏、心脏,感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