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2025年4月某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区某医院收治了一名突发脑梗八旬老妪,经过紧急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走出急救室后,主治医生告诉随救护车而来的病人家属:“好在送来的及时,脑梗病人发病后有4个半小时的‘黄金期’,如果超出这个时间,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终身伤害,而且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随后,医生惊讶地得知,这位“病人家属”其实是老人的银行客户经理…
田晓健是广发银行北京青年路支行的一名个人客户经理,从2018年便结识了83岁的客户李阿姨,双方熟识之后,小田得知阿姨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是一位独居老人。考虑到客户腿脚不好,小田提出了上门服务的建议。于是,在之后的几年里,小田几乎每月都会到李阿姨家拜访,一来为了送上银行单据,二来也是为了陪客户聊聊天,排解老人的寂寞。
但就在今年4月的这次拜访中,意外却发生了。
如约而至后,小田怎么也敲不开房门,而在拨打李阿姨的电话时,又能在门口清晰地听到手机的铃声。小田知道,阿姨向来守时,通常不会临时改变行程——此时,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涌上心头...
于是,小田并没有草草结束这次拜访,而是推掉了下午的其他行程,在门口等候了整整2个小时,期间不停尝试敲门,却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事有蹊跷,不容麻痹!为了客户的安危,小田决定采取非常手段查明原委,他通过手机搜索找到小区物业的电话,进而问到了阿姨家属的联系方式。讲明情况后,老人家属也意识到了问题,随即告知了老人家门的密码。
小田永远也忘不了打开房门的一刻——他第一眼就看见李阿姨双眼紧闭倒在客厅的地板上,身体不断抽搐,身边还有一只打碎的水杯,显然老人是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发急病。见此情景,小田冲过去把阿姨扶上了沙发,经与家属简单沟通,他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期间不停尝试与阿姨说话,确保其不致陷入深度昏迷。
不多时,一辆救护车将李阿姨和“病人家属”拉到了医院——就是在那里,小田等来了病人脱险的好消息,以及“4个半小时黄金期”的急救知识。
2025年7月31日,病人家属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广发银行北京青年路支行,信中写道:
“这份恩情已远超服务范畴,是人性至善的闪耀!纸短情长,感恩于心!田经理以行动诠释了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的敏锐判断避免了悲剧,他的无私付出为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
此时,广发银行方才得知田晓健的事迹。对此,小田解释道:李阿姨对我来说既是客户也是朋友,在生死攸关之际伸出援手,对谁来说都是分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