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一时、坑一世
创始人
2025-08-06 00:08:15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些新能源车主的调侃段子,反映“新能源汽车圈卷成了‘价格过山车’,今天订车明天贬,车主眼泪比续航还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式竞争由此可见一斑。

7月中旬,中央第四指导组聚焦“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专项工作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开展下沉调研,并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一个行业的发展引起了中央指导组工作的关注,意义非比寻常,由此联想到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两次约谈了三家外卖平台公司,要求平台企业理性参与竞争。从水泥、光伏、汽车到电商外卖行业,非理性的内卷式竞争已经不断蔓延升级,不仅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让监管部门开始亮明看得见的手,对内卷式竞争进行进一步规范。

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图源:视觉中国

很多人对于市场垄断带来的危害感触较深,但对于非理性的内卷式竞争却基本无感,甚至有人对反内卷式竞争提出了质疑,认为内卷式竞争终归是市场经济竞争的自发行为,市场主体之所以能积极参与,说明有其合理性,不仅能够倒逼企业降低成本,加速行业洗牌,而且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实惠,满足消费者更多的个性化偏好,政府不需要主动介入。

这些观点从市场短期的效应来看,似乎很合理,但没有看到内卷式竞争的本质实际上是“牺牲长期价值来换取短期增长”。

反对内卷式竞争,并不是反对合理的市场竞争行为,正常的竞争促销行为完全是值得需要鼓励的。然而,跟正常的企业竞争促销行为不同,内卷式竞争通常表现为在短期内商品会出现不正常甚至极端的低价现象,由此造成虚假繁荣,虽然订单增加,但长时间会造成商品价格水平下降,商品质量水平降低,最后是社会福利整体没有增加,这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典型的非合作博弈和低效的纳什均衡,也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内卷式竞争所倒逼企业降低的成本,实际上是正常企业经营所需的合理成本,例如合理的税收、环保、员工福利支出,而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合规企业就不得不去压缩这些本应支出的成本,导致整个行业的合规度越来越低,而违规企业反而因为合规成本的降低而导致价格走低,让消费者拥有一种低价的假象,从而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式的行业洗牌。

从消费者获益角度分析,内卷式竞争所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惠,很多时候都是不可持续的收益,甚至可能是一种主观幻象,企业为了赢得竞争,就必须通过大量高额补贴来维持消费者受益,但这种高额补贴的代价往往是牺牲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例如电商平台的内卷式促销,往往买的都是材质缩水、功能减损的“山寨货”。

更有甚者,企业可以变相通过其他渠道给消费者转嫁成本,例如新能源汽车开展大规模低价促销后,其所丧失的利益则依靠后续的维修保养、更换电池等环节来进行弥补,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消费者的最终总获益并没有增加甚至减少。

由此可见,所谓内卷式竞争可能带来的“收益”,在很多时候都是一种违规收益或者短期收益,但另一方面其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却是总体和长远的。内卷式竞争的核心并不是有效竞争,而是虚损内耗。

7月29日,江苏省淮安市,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站充电。图源:视觉中国

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的是一些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之中,例如部分新能源车企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扩建生产基地、投放广告、降价促销方面,而对于电池材料、电驱效率、驾驶算法优化等核心领域的投入则捉襟见肘,导致核心技术研发不足,行业缺乏创新动力,产业的整体升级被抑制,难以实现品牌溢价,行业的国际化竞争力也会被逐渐拖垮。

同时,在平台经济中,为了维持订单和流量水平,平台企业往往将大量补贴投入到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中,包括满减券、配送费折扣、新用户红包,久而久之会让平台企业形成对补贴的巨大依赖性,放弃通过技术优化和增值服务等方式来创造新的盈利点的努力,从而丧失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例如部分外卖平台推出的零元购活动,其成本往往由平台和商家共同承担,平台投入大量补贴,导致现金流断裂风险陡增,商家为了保持流量不得不参与竞争,卖的单越多,亏损越大,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可持续。

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内卷式竞争表面上让消费者获得了一些眼前的利益,捡了芝麻,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低价的购买往往是以牺牲质量和体验为代价,有些甚至会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最终还是让消费者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一个高度规范和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并不完全是靠市场发展和自律形成的,也是强有力的高质量政府监管密不可分。现阶段一些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过程所出现的必然现象,也是对我国市场经济治理能力的挑战。

为此,需要通过加强对内卷式竞争行为的精准界定与识别,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明确竞争合规底线来进行治标,更需要借助于建立健康的行业生态发展体系来进行治本,特别是有效引导资源配置,实现错位竞争格局,全面开拓增量市场,加强社会参与监督。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零和博弈转变为共生共赢,让“赢一时、坑一世”的内卷式竞争转变为“改一时,赢一世”的高质量竞争。

作者:刘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国南部发生森林大火 过火面积... 当地时间8月5日下午,法国南部奥德省发生一起大规模森林火灾。截至当天傍晚,过火面积已达1500公顷,...
华丽巨蚊“以蚊治蚊” 湖...   近期广东省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时刻牵动着众人的心。当地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其中#佛山...
医疗机构门诊命名不得“标新立异...   针对部分医疗机构使用模糊、笼统或容易混淆的门诊名称,少数医疗机构为吸引患者,利用谐音、形容词等暗...
导游年度工作计划最新或2023... 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心认真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为我社经济效益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以...
矿业局最新或2023(历届)工... 一、地矿方面 年工作思路及举措1、国家“xx”规划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