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热进行中,赛场内外,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全面启动救护服务工作,将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赛事保障体系,为“苏超”赛事筑起生命安全守护屏障。
宿迁:场外市集传精神,急救技能入人心
8月3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宿迁队VS无锡队在宿迁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开赛。宿迁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志愿者们长时间、多点位开展应急救护服务,为赛事保障增添红十字力量。
宿迁市红十字会以赛事需求为出发点,把红十字救护服务主动融入整体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按照“服务中心 发挥特长”的思路,优化培训课程,增加中暑、运动损伤等专项应急救护知识,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为120余名服务保障宿迁主场的“苏超”志愿者进行专项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同时,向宿迁市体育局苏超联赛宿迁队,转赠南京冠迈贸易有限公司捐赠的两台AED,用于“苏超”比赛和训练保障使用,不断提升赛事应急救护保障能力。
宿迁市红十字会在赛场设立红十字应急救护站,为观赛群众开展伤情处置。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在为一位小朋友处置伤情时,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伤口疼痛,小朋友哭闹不安,救护员一面安抚小朋友的情绪,一面为其擦拭伤口,消毒包扎,在处理完伤情后,小朋友及其家人都为救护员的专业处理点赞。
为做好此次赛事的应急救护服务工作,宿迁市红十字会针对赛场的高温、高湿等天气情况以及观赛人员密集、情绪波动较大,易发中暑等意外事件,准备了冰凉贴、风油精、湿纸巾等清凉物资。通过“博爱”互动转盘的形式,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应急救护、红十字运动等知识内容,加深了市民对红十字文化的了解,活动现场,共计发放3500余份“加油包”。许多市民在参加完活动后,纷纷表示对红十字公益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收获了满满的乐趣。
在赛场外,红十字会以“公益+互动”形式打造文化传播新场景。“01、02、03···”伴随着应急救护师资双手胸外按压的频率,“红十字应急救护微课堂”开课了,师资通过模拟人进行现场心肺复苏(CPR)演示,为观赛球迷与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普及,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及节奏,同时,还为操作正确规范的参与者发放急救包,鼓励他们勇当观赛现场“急救侠”,千余名群众进行学习与体验,充分发挥了红十字会在群众性应急救护中的独特作用。
淮安:科学布岗显担当,高效处置保平安
8月2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淮安队VS苏州队在淮安市体育中心开赛。淮安市红十字会32名救护队员以“零失误、高效率”的表现,为3万余名观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防线”。
针对高温天气,淮安市红十字会提前一周开展专项训练,重点模拟观众中暑、运动员肌肉痉挛等场景,确保队员能在4分钟内完成冰袋降温、生理盐水补液等处置;同步开展创伤包扎实操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考核,全员通过率达100%。
在赛事保障工作上,淮安市红十字会采用“固定岗+流动哨”模式,32名队员分为8个小组,覆盖观众席、医疗点等关键区域。流动哨携带便携急救箱巡逻,内含降温贴、弹力绷带等物资。
据悉,全场比赛累计处置5起突发状况,包括3起观众中暑、2起儿童擦伤,通过手持对讲机与公安、消防、医院实时联动,形成“救援-转运-治疗”无缝衔接,引导观众分流20次,解答咨询超500人次。
盐城:100%救护师资志愿服务 专业与人文守护生命安全
8月3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盐城队VS常州队在盐城奥体中心体育场开赛。
盐城市红十字会根据现场救护服务需求,提前组织40 名救护骨干志愿队在赛场内精心设置了 18 个救护服务保障点。参加这次保障的救护志愿者,全部是应急救护师资,具备专业的急救教学与实操能力。赛前,他们还强化培训了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急救技能和中暑、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等,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同时,队员们积极参加演练,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不断磨合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比赛当日,队员们早早抵达各自岗位,携带急救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一旦发现有观众身体不适,如中暑、低血糖等,他们会立即上前提供帮助,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紧急救护服务。对于一些突发的外伤情况,如擦伤、扭伤等,队员们也能迅速拿出急救箱,熟练地进行消毒、包扎等,让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赛事全程,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通讯员 孔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