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龙欣雨 文/图
8月5日上午,泸州市友运水上运输有限公司综合主管胡霞看着陪伴自己21年的船舶进入拆解作业台,有些不舍。
21年前,刚步入长江航道运输行业的胡霞购置了这艘编号为长运6号的运输船。此后,沿着长江航道,她跟随着船将上游泸州、宜宾等地的货物运往重庆、湖北等地。
按照国家对老旧运输船舶实行分类技术监督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如此“高龄”船舶可由业主提出申请,在属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部门监督下进行拆解报废。
8月5日,经过上述流程后,胡霞的“长运6号”在泸州市合江县神臂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上岸准备拆解。这也是泸州市今年老旧运营船舶拆解工作启动以来的首艘船舶。
等待拆解的“长运6号”。
“旧船拆解还能享受国家补贴。”胡霞说,今年初,泸州市航务管理局邀请包括她在内的长江航运企业负责人进行国家“两新”政策(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宣讲时,她很吃惊。“以往船舶到了报废期拆解,都是当废铁卖。”胡霞告诉记者,“按照长江保护相关要求,当日拆解废料必须当日卖出,有时候遇到当日废旧钢铁价格低迷,损失较大。”
参加完当日的宣讲会后,胡霞专门找到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船舶检验科科长胡兴伟探了口风,“真的能有补贴?如果没有,我还可以再坚持几年。”
得到肯定答复后,胡霞下定了决心,将该艘“高龄”船舶拆解后重新建造一艘新船。
等待拆解的“长运6号”。
“这艘总长89.6米,运量可达3818吨的船舶为散货船。”胡兴伟8月5日根据国家“两新”政策相关要求进行了测算。“预计该船拆解完毕后可领取130余万元的国家补贴。”胡兴伟说。
在距离正在拆解的“长运6号”不到200米的长江江面上,胡霞委托打造的新能源船舶“友运2号”正在等待验收。这艘长105米,载重5800吨,航线为宜宾——上海,货物主要是磷矿和粮食等。“老船拆解补贴缓解了新船打造的资金压力。”胡霞说。
根据拆解工作进度安排,“长运6号”拆解采用了双缸液压剪设备,减少动火作业量,预计7天内可完成拆解工作。每日拆解工作完成后,当地企业鑫阳钢铁将根据当日钢铁价格对其进行回收。
今年泸州市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准予拆解的船舶共计36艘,获批补助资金6200多万元。所有拆解过程将按照“两人一船、一船一档”的方式现场监督并留档。
“监督人员将严格遵循‘拆解前中后三个阶段留痕’的原则,全程跟进拆解过程,同步实施现场安全与环保监管,确保惠企服务举措落地见效。”泸州市航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上一篇:东海海域“护航开渔行动”启动